忧愁时,他会吟诵“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以抚慰内心的苦闷;愤怒时,他会呐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排解胸中的愤懑。艰难时,他会高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以唤起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情怀。
他就是曲沃县三星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生,这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农民企业家,一直专注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的学习,一生都在通过感悟伟人的胸怀,净化自我心灵、升华自身追求,并感染了一种不畏惧一切困难的霸气和执着,用睿智和激情、力量与气度,沉稳地把握着企业的航舵,不断调整前行的方向,在暗流涌动的商海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四次推倒焦炉,精确把握企业发展脉搏
“要改,一定要改。这种污染型的焦炉要坚决改造,不然的话,我们对不起县城数万居民。”1993年,担任新南街村集体企业三晋焦化厂厂长的黄文生在接到环保部门的整改通知后,当即召开厂办会议,拆除现有焦炉,并安排各车间做好工人的思想工作。然而,当真正面对轰隆隆开来的铲车时,一些工人仍然从思想上转不过弯来,他们站在焦炉前围起一道人墙。“厂长,不能拆啊,这几百号人怎么办呢,况且污染的厂子,又不止我们一家。”面对越聚越多的工人,黄文生深知虽然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效益都位居行业前列,但随着环保政策的紧缩,眼下已过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只要挣钱、啥都能干”的年代。他抚平内心的激动,强忍着泪水,对工人们说:“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这种落后的炉型不符合环保要求,必须拆除,我们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何况我们还生长在这块土地上。”“拆!”工人们迈着沉重的步子,缓缓地让开了一条道,铲车司机加大油门,开向了那一排排焦炉……这哪是铲焦炉,分明是在铲他的心啊。这个厂子如同黄文生的孩子,当初建厂时,选厂址,定方案,挖地基,卸材料,他坚守在现场,对照图纸一样样地把关。为了一纸批文,他吃了上顿,忘了下顿,也常常借宿在车站,条椅当床,挎包作枕,时间一到就踩着终点去敲门办事了。从曲沃到太原,太原到曲沃,也不知往返了多少趟。
鲁迅先生曾称赞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而黄文生就是这样的勇士。1995年,三星焦化厂与武汉钢铁学院合作建设临汾市第一家民营机焦炉。可是当机焦炉建到一半时,黄文生才发现因设计缺陷,这种机焦炉不能回收煤焦油。而此时为了建焦炉他已经花费70余万元,也背了30万元的债务。
如果拆的话,这100多万元就打了水漂,后续如若筹不到钱,他将会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巨额债务也会压得他再也翻不起身。不拆的话,炼焦产生的煤焦油会白白地烧掉,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黄文生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拆了重建,黄文生权衡利弊、下定决心,将建了一半的焦炉再次推倒。新型焦炉投产后,产生的高温煤焦油因性质稳定走俏市场,为黄文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三星焦化厂也摆脱了傻大黑粗,将一只脚迈入了化企的行列。紧接着,本地的,外地的,前来参观学习的企业纷至沓来。相邻的襄汾县政府一度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只要像三星焦化厂一样建机焦炉,政府将垫付一定资金。
自此,三星焦化厂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003年,黄文生投资1000万元,率先在机焦炉上安装了除尘设施和环保配套设施。当年,临汾市政府特地在该公司召开环境保护现场会,推广这一先进做法。
2005年,黄文生一次性投资1500万元,为半数县城居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焦炉煤气,为曲沃县城率先使用煤气开了先河。与此同时,黄文生先后投资800万元,对所有生产项目进行安全整改,在同行业中率先领到安全生产许可证。随之建立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也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随着60万吨/年的捣固式机焦炉二期工程的上马投产,三星焦化相继建立了焦炉煤气发电机组,并将产品链条延伸到硫胺、粗苯等化工产品。新建的连铸钢铁炉,还配套建设了发电机组,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效益最大化。
企业在发展壮大,黄文生也在完善着自己、提升自我。他自修农大,进山西大学成人班学习,顺利获得了工程师职称。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驶入了2012年,而这一年注定是三星焦化厂转型发展中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当年,黄文生敏锐的觉察到政府将会对焦化行业进行大的调整,三星焦化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于是,黄文生以壮士断腕的非凡勇气,毅然决然地将价值1亿元的焦化厂进行了关停,并在保留铸造铁项目的基础上,在拆除焦化厂的原址上兴建新型精密铸造园区。事实再次印证了他的选择,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煤焦化要按计划完成焦化企业的整合。这一次黄文生又走在了转型的前列,三星公司也再次实现了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向新型产业发展的华丽转身。
如今,三星铸造有限公司总产值10亿元新型精密铸造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机电、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已粗具雏形,新型旅游文化产业龙王庙景区也步入正轨。
搏击商海二十五年,黄文生遵循市场经济,执行产业政策,向科技要动力,问节能要效益,安全发展不忘环境保护,快速发展不忘良性循环,使三星公司始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前行。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他们的价值取向、观念理想、能力素质决定着企业运行的效能、发展的节奏。黄文生从加强党的领导入手,在全县第一个成立了民营企业党支部,并将培育的一批优秀党员充实到重要岗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非公经济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十五年来,黄文生建立的三星公司先后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920个,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通过坚持每周一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在黄文生的坚持下,三星公司与每个员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为他们办了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老工人张进财谈到在三星工作的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我家弟兄五个,除了我一个是农民外,其他弟兄都有正式工作。我在三星打工后,黄董事长为我们老员工办了养老保险。临到老了,我也和其他弟兄们一样,按月领上了退休养老金,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啊!”黄文生在公司管理上热衷亲情关怀,把每个员工都看成“家庭成员”,每年公司员工子女考上大学的,他给予3000元赞助,这已成了三星公司不成文的规定。
黄文生始终记着三星铸造有限公司身上南街村集体企业的“烙印”,他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为新南街村修建校舍、综合办公楼、硬化道路,并为西南街村等6名孤寡老人每年每人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
能为社会做点事,我打心眼里都是高兴的,这是黄文生最常说的一句话。他先后出资600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绿化公益事业,累计为抗洪抗震救灾、防非典捐款30余万元,出资16万元资助群众篮球赛体育活动。
2010年,担任曲沃县工商联主席的黄文生积极建言献策,促成了《曲沃县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的出台,并出资300万元认领修复了曲沃西海龙王庙古建筑。
在他的带领下,另外5名企业家也认领修复了一批濒临倒塌的古建筑,使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
由于突出的业绩和无私的奉献,黄文生先后被授予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贡献奖、山西省劳动模范等37项荣誉。记者 王鹏鹏 李辉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