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雅韵 香远益清
临汾新闻网讯 8月1日上午,曲沃县诗词楹联协会举行换届大会,总结了协会及其会刊《扬之水》4年来的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协会理事、领导机构及其会刊编委会主任、副主任,明确了协会及其会刊今后4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011年,在省、市、县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及诗词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孙新荣、李水河、刘晓等诗词爱好者的倡议组织下,该县诗词楹联协会于8月16日正式成立,同时创办了诗词季刊《扬之水》。4年来,该协会本着“立足曲沃,面向社会;雅俗共赏,兼收并蓄;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宗旨,逐步壮大队伍,巩固阵地,扩展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会员队伍发展壮大。该协会刚成立时,仅有会员60余人,大部分为本县离退休干部、教师和在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随着影响的扩大,周边县市的诗词爱好者纷纷加入协会,并积极参加了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目前会员中不仅有农民、工人,而且有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研究生,共有会员130余人,其中国家级会员6人、省级12人。
协会活动常年不断。该协会坚持每季度邀请一位名家给会员做一次诗词讲座,每季度组织会员深入基层进行一次采风活动。截至目前,协会组织了10次采风活动,举办了12次诗词交流研讨讲座,成功举办了“美丽曲沃”大型诗歌朗诵会和晋园全国征联大赛活动。共编辑出版《扬之水》期刊13期,发表诗词作品和文章3000余首(篇)、约60万字,重点推介本地诗词创作者10人。
办公场所相对固定。起初,该协会及其编辑部既无固定办公活动场所,又无稳定的出版经费,只靠几位诗词爱好者拼凑一点经费,交替在各自办公室勉强办刊。后来,县里企业家赵金有先生赞助了2万元,《扬之水》才有了第一笔出版经费。2012年下半年,在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协会及其编辑部在县文物旅游中心找到了相对固定的办公活动场所,会员有了固定的“家”。
发展机制逐步成熟。协会及其编辑部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吸取借鉴外地诗词协会的好做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机制。曲沃县一位女作者,带着自己几岁的孩子到大新疆去打工,休息之余创作作品给会刊投稿,令人感动。该县四套班子成员也在百忙之中为会刊题词、撰稿,令人深受鼓舞。孙欣荣、李永堂等会员抽出大量时间编辑诗刊,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稿件质量越来越高,装帧水平越来越高,受到省内外专业人士称赞。
诗词创作成绩显著。2014年11月8日,在省社科院诗歌研究会举办的山西地域文化与当代民间诗歌研讨会上,《扬之水》荣获“山西诗歌民刊突出贡献奖”。近年来,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的作品不断被《山西日报》《诗刊》《黄河》等各类报刊、媒体刊载。协会会员共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作品10篇,省级报刊发表作品80余篇,市级报刊发表作品120余篇。会员刘晓出版了诗集《站在两个季节里的一棵树》,赵化鲁出版了《泰山顶上去看云》,李永堂出版了《晋韵流长》《诗说曲沃》等10余部作品。
该县第二届诗词楹联协会理事、领导机构及其会刊编委会主任、副主任选举产生后,他们表示,将着眼于协会及其会刊的长远发展,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将与省内外30余个诗词组织和团体开展交流,建立联系渠道。同时,继续开展诗词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五进”活动,使诗词文化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遍及全县城乡,融入人们的生活。(李炳俊)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