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以前没听说过这个小村子竟然有着如此辉煌的过往,10月24日,记者探访了这个有着传奇的村子,见到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及村里一位名人之后。
这个村子是曲沃县杨谈乡石桥堡村,村里的名人是李顺天。在他的家里,有一个纪念馆,被定为“临汾市爱国教育基地”。时光如水,斯人已去,业绩永存,辉映千秋。
小村曾经辉煌
说起村里的光辉过往,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海龙如数家珍。据他介绍,80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该村的李顺天家曾经是中共曲沃县地下县委、牺盟曲沃中心区、中共曲沃特别委员会、中共中央北方局联络总站的所在地。石桥堡,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不仅是曲沃本地及周边多个县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而且还承担着向抗日前线及各个抗日根据地传递情报、转送物资、护送革命干部的重任,对整个晋冀鲁豫的抗日战争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6年8月,薄一波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派来到山西,以“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与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成功接办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此后,薄一波以“牺盟会”为掩护,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发展抗日力量和党的地下组织。
1937年7月始,李哲人、刘裕民、席炳午、武之城、李顺天、徐力之等一批党政干部陆续来到曲沃,在曲沃县城秘密成立中共曲沃党支部,成立牺盟曲沃中心区,领导曲沃、翼城、绛县、垣曲、闻喜、夏县、安邑、平陆、汾城、解县、虞乡、永济、芮城十三个县的牺盟会分会工作;10月,牺盟会在杨谈组建了曲沃抗日游击队;11月上旬,成立了中共曲沃特别委员会,特委直属北方局领导,领导曲沃、绛县、翼城、汾城、新绛、乡宁、吉县、稷山、河津9个县的建党工作;11月中旬,曲沃特委秘密组建了中共曲沃县委。此后,曲沃县委以牺盟会为掩护,积极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发展地下党员。
1938年2月至3月,临汾、曲沃相继失守后,局势的不断变化使牺盟曲沃中心区的工作也逐渐转入地下。为了加强地下党的工作,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在曲沃建立了下陈、焦庄、常家、东贺等多处情报站,下陈和焦庄为县委接受汇报的重点站,而石桥堡为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络总站。1942年8月,中共太岳区党委、太岳区行署又在石桥堡村决定将曲沃县改为曲襄县委。
毋庸置疑的是,石桥堡村走出了先后三次担任曲沃地下县委书记的李顺天,涌现出荣获“太岳军区”颁发的“歼敌立功证”的申清元,培养了荣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奖章”的史景坊,发展了当时按人口比例在曲沃占首位的地下党员和民兵。在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烽火岁月里,石桥堡在曲沃甚至在晋南地区都具有独一无二、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人曾经荟萃
中共中央北方局为什么要把联络总站、牺盟曲沃中心区、中共曲沃特委和曲沃县委、曲襄县委的地址选在石桥堡? 这是因为石桥堡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几方面的有利条件。
所谓“天时”,即当时的抗日大形势。薄一波1936年11月和阎锡山建立了统一战线,成功接办了“牺盟会”。
石桥堡地处远离县城的垆顶山山麓,北面靠山,垆顶踝、乔山、塔儿山等山体东西蜿蜒几百里;村子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南沟有石桥一座可通行,村中有土堡子城一座,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往西8里路到蒙城就有通往襄汾、临汾的大道,便于和北方局的联系;正东、东北、东南又分别通往翼城、沁源、沁水、阳城等根据地。这种地形一是有利于联络总站和县委机关的隐蔽,二是有利于传递情报、物资和人员的护送,三是有利于遇到特殊情况时的疏散转移——是谓“地利”。
更重要的是“人和”。首先,石桥堡20多户人家大多是从山东、河南逃难过来的贫苦农民,群众基础好,便于抗日宣传和群众发动,而且极有利于联络总站和特委、县委机关的隐蔽。其次,石桥堡是李顺天的家乡。李顺天,石桥堡人,原名史景城,字介山,因工作需要改名换姓。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曾历任中共曲沃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武装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1949年3月随太岳工作队南下,任工作队大队长,陕西白河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陕西安康行署副专员、专员,铜川市委第一书记兼武装部政委等职。
据李顺天的侄子史光勤回忆,李顺天在太原新民中学读书时,受到在太原工作的薄一波影响,加入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1937年8月被薄一波派到曲沃牺盟会工作,是抗战时期曲沃牺盟会和中共曲沃地下县委的主要领导人。李顺天家境比较殷实,有200多亩地,需要雇人干活,有4个左右相连的院落和14孔土窑洞,可以容纳许多人居住。这正好成为牺盟曲沃中心区、曲沃特委、县委及后来的联络总站常驻所需要的经济条件和掩护条件。
大约1937年底,李顺天回到石桥堡,对外的公开身份是本村的小学教员。随李顺天陆续来到家里的还有许多不像打工者的打工者,最多时达二、三十人。他们实际上是一些党的高层领导,如薄一波、聂荣臻等,以及县委、特委、牺盟中心区及联络总站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的公开身份是史家的长工或短工,长期吃住在史家,实际上他们身负党的重任,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宣传抗日,领导曲沃及周边八九个县的抗日斗争。薄一波、李哲人他们还经常往返于石桥堡和沁源、临汾、太原、邯郸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可以说,抗战时期设在石桥堡史家的北方局联络总站、牺盟曲沃中心区、中共曲沃特委和县委是薄一波、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领导建立的。
石桥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保护了许多中共军政重要领导人,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发展了众多地下党员,有效组织了无数次民兵对敌斗争。
石桥堡人为曲沃抗战及解放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秋雨绵绵,思绪绵绵。而今,房屋依旧,窑洞默然,遥想80年前的风云岁月,这个院子里名人出入,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理想信念而出生入死,他们的形象,辉映人间,他们的业绩,鼓舞人心,而这个院子,这个村子,因之而彪炳史册。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