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县曲村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

2017-09-05 22:42: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孙宗林)8月2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其官网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我市曲沃县曲村镇名列其中。

    此次全国特色小镇认定工作是在各地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现场答辩、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认定全国276个镇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其中我省共有9个镇入选。与此同时,专家组评审意见认为:曲村镇需加强特色产业培育,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对周边乡村的带动作用;尽快修编规划,加强用地布局与特色产业发展的衔接。

    作为晋之源的曲村古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上世纪80—90年代发掘的“曲村——天马遗址”及出土的九代十九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曾两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被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确凿无疑地证实了这里是晋国的早期都邑,是第一代晋侯燮父改唐为晋的策源之地,是名副其实的三晋发端之所、三晋源头所在。同时,它为破解“九五”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列王编年课题,提供了重大依据。这里发掘出土的由真车真马组成的车马坑,比秦兵马俑还要早600多年;这里发掘出土的晋侯鸟尊(出自第一代晋侯燮父之墓),做工精湛,形态神异,成为山西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和院徽;这里发掘出土的晋侯稣钟,漂泊海外,历经曲折,终于回归祖国,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曲村——天马遗址出土的数万件珍贵文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反映了我国西周时期以礼仪为核心的文化制度。

    曲村镇立足优势文化资源,按照“全域融合”的思路,形成了以晋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在曲村——天马遗址核心区上建设的晋国博物馆,是山西省第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国历史的平台。同时,以晋国博物馆为核心,辐射镇域内其他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两条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

    围绕着“一心两线”旅游格局,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曲村镇挖掘开发了晋式青铜礼器、陶艺体验、葫芦工艺、民间剪纸、传统面塑、手工布艺、古法酿醋技艺、旅游美食等系列产品。通过打造晋之源晋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2016年全镇主导产业总投资1.2亿元,实现产值1.08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5000余人就业,占到全镇总人口的20.8%。

    按照产镇融合、集约发展思路,三年来,该镇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3621万元,实施了景点修缮、绿化亮化、古镇风貌整治、环境整治、污水处理、文公广场、公共卫生间、消防安防等9大环境工程项目。2016年,古镇所在的曲村被评为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围绕着打造晋之源古镇,在特色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该镇成立了晋文化研究会曲村分会,组织一批乡贤和热心人士撰写了一批有关文章,加强了对以晋文化为主的古镇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创作编排了《唐献嘉禾》《赵氏孤儿》《改唐为晋》《太湖沉舟》《割股啖君》《蜜蜂计》等23个晋国历史小戏剧和情景剧,通过在景区巡回演出,传播了晋文化知识,普及了传统文化;在镇内主要街区设置晋国成语典故知识宣传栏,开展了晋国成语典故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庄活动,大力彰显古镇的文化特色;每年4—5月举办一次“梦回古晋”文化旅游月活动,使晋之源古镇这张名片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熟知和认可;按照《曲沃县古建筑认领办法》,由企业家认领修复保护了大悲院、义城黄帝庙两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了晋南石雕艺术博物馆,收藏保护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石雕艺术珍品;扶持发展了下坞村郑月巴葫芦工艺,挖掘恢复了方城村花棍表演,定期举办了黄帝庙会,切实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据悉,根据评选标准,全国特色小镇需具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5个特点。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