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里 感受曲沃朝阳沟蜕变富民沟全过程

2019-08-08 09:07: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小桥流水美如画

  临汾新闻网讯 曲沃县里村镇朝阳村有个“朝阳沟”。与豫剧现代戏里那个欣欣向荣的“朝阳沟”不同,在曲沃朝阳村村民的记忆里,这条沟曾是名副其实的荒沟荒坡,沟里的盐碱地长满了蒿草和荆棘……

  朝阳沟蜕变的故事始于8年前。2011年,自18岁起就外出工作的朝阳村人王长发回到了村里,由于在外见多识广,加之脑子灵活,他被村民们推举为村委会主任。履新之后不久,王长发就开始了对家乡的“再造”——当年翻修了村里的道路,2014年在村里建起了葡萄园区。2015年,在一次由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大会上,朝阳村提出了“要进行荒沟荒坡治理”,此后朝阳沟便被承包给了一位外地老板,“小打小闹地种了一些树,想搞农家乐。”王长发回忆。

  转眼到了2016年末、2017年初,曲沃县提出了在全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战略部署。作为积极响应,朝阳村提出在沟里建设景区。一如不少景区建设之初面临的窘境,横亘在王长发和村“两委”面前的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沟里的1000多亩地大部分在村民手里,许多还签了为期30年的合同。为了使设想尽快付诸实施,王长发和村“两委”没少做工作,终于说服了80%以上的农户自愿把地流转出来,支持村里搞旅游开发。但,占有100多亩地的唐金良仍然不同意。村“两委”为此多次找他的亲戚做思想工作,一年多后双方才达成补偿协议。

  土地问题的解决,使朝阳沟景区的建设如快马加鞭,除了2017年修整了进沟的土路外,此后一年多里接连实施了四期工程。时至今日,朝阳沟早已今非昔比。这个总占地2000余亩的景区依托远近闻名的西沟遗址而建,形成了以西沟遗址为主的远古群落区、以朝阳古街为主的明清古建区、以特色古驿站为主的驿站文化区、以民俗窑洞为主的现代休闲区的“四区二十景”整体格局。沟内地势蜿蜒,水资源丰富,有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为游客休闲体验、生态养生度假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2018年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同年,朝阳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遥望“西沟遗址”的崖壁,拨散了历史尘烟,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景象;漫步于悠长的“朝阳古街”,在旗幌招展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恬静的明清市井生活;穿行在一个个驿站之间,触碰到一件件旧时物件,似乎看见了人来车往的尘土飞扬,也听见了萧萧马鸣……记者在景区采访时,碰巧遇到了正带着老母亲和妻儿游览的运城绛县人李新柱。眼前这个青年男子直呼“想不到在一条沟里还有如此规模的景区。”

  不仅是外地人,就连朝阳村人也常常会说“想不到”。提及今昔,村民刘民管就连说了两个“不敢想”。今年52岁的刘民管是朝阳村村民代表,种过辣椒也做过辣椒生意,算是村里有些见识的人。但在荒沟里建景区这件事上,他不否认自己最开始时并不看好,“荒滩荒沟多少年都是这个样子,要建景区,开玩笑呢吧?不敢想!”

  “不敢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017年在景区里做买卖的也就两三户朝阳村人,其他的商户都是邻县人。”王长发说,随着四期工程相继实施,渐成规模的朝阳沟景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客流量越来越大,使不少村民动了心。刘民管就是“心动不如行动”的那拨儿人。2018年4月份,他在景区里租下三间门面房,开起了“刘记砂锅”小店,年过半百的他和老伴、儿子齐上阵,还另外雇了两个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多半年时间就收入了十万多元。以前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不敢想”,而今刘民管说是看到景区一年一个样儿“真的不敢想。”

  小桥、流水,奇石、花草;栈道、古街,民宿、驿馆……依托朝阳沟景区发展起来的朝阳村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国道、乡道、村庄沿途及景区内部均设有完备的旅游标识系统;景区内建有旅游集散区域、公共卫生间和大型停车场。古色古香的游客综合服务接待中心,可以为游客提供景点售票、宣传推介、导游讲解、咨询投诉、行李寄存、医疗救助等服务。景区内建有的百姓大戏台、休闲广场、沃国春光园等,极大地满足了游客的游玩需求。

  面对景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今已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王长发并没有沾沾自喜。他认为,一个景区要取得长足发展,没有文化支撑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仅仅有西沟遗址文化、驿站文化还不足以吸引“回头客”特别是年轻人,“需要打破僵化思维的束缚,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朝阳沟景区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项目,2019年以来就相继增加了网红桥、水上乐园、体能训练等游乐项目。尤其是自5月25日开幕的朝阳沟景区啤酒节更是人气高涨,吸引了侯马、襄汾、翼城等周边县市和曲沃县城的游客纷至沓来。夜幕下,游玩消夏的游客们逛完景区,喝啤酒、撸串、嗨歌,为“刘记砂锅”这样的铺面带来了“桌桌爆满”。目睹此情此景,憨厚的刘民管笑着说:“今年人流量明显比去年大,收入看能不能达到20万块钱。”语气里虽是疑问,却明显使人感受到了他的信心十足。

  朝阳沟从荒沟蜕变“富民沟”的过程中,朝阳村“两委”以“旅游+”为指引,积极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耕种模式,在景区种植了双季槐、油菜共计500余亩,同时建设了观光采摘园,连片种植红提、夏黑等品种葡萄300余亩;鼓励和吸引像唐金良老伴这样的闲散劳动力特别是精准扶贫户到景区工作、经营,形成了有村民参与景区建设和景区环境管理工作,也有村民在景区经营特色农家乐的局面。两年来,景区共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次,旅游综合性收入达180万元,旅游产业真正成为了惠民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

  谈及未来发展,王长发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发展朝阳沟景区“四区两馆二十景”特色,丰富文化要素,完善景区功能,做大旅游品牌,使之成为辐射周边县市乃至黄河金三角,影响半径超过300公里的生态休闲观光园。与此同时,朝阳村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继续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全力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力争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最终目标。

  记者 孙宗林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