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权治本”群众怎么说——办事便捷了 公平更多了

2015-07-16 09:41:08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链接:

“六权治本”干部怎么看:净化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

随着省委主导的“六权治本”在全省的深入推进,不仅是试点地区和单位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各地各单位也按照省委的要求,以“三清单、两张图、两平台、一监督”为抓手,大胆探索,规范权力运行。

“六权治本”,群众如何看,有何感受,记者走访群众听民声。“六权治本”虽然还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但群众已然感受到一些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

服务意识强了办事更便捷了

“以前是‘有求于我’,现在是‘分内工作’,公务人员服务意识好了,办事就便捷多了,变化真不小啊。”山西国梁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康杰说,“就我们公司来说,也明显感到,公司接待的人少了,人情世故少了,很多时候,事情办完了,请对方吃饭都不来了。”

省交通系统曾经是山西腐败的“重灾区”,也是省委确定的“六权治本”的试点单位。6月23日,记者走进太原高新区的省交通运输厅政务大厅,入口处醒目地摆放了大幅“公告”“指南”牌,办啥事、咋受理、条件、时限等一目了然,还有大屏幕滚动播放提示,“办理指南”活页随手取阅。里面有等候区、排号机,人不算少,秩序井然。

朱红玉和七八位同事在门口闲聊,他们都是来给新车办运输经营许可证的。

“以前到政府部门办个事真难!”朱红玉是中旅太原公司的大巴车主,跑旅游客运十多年。他说,需要找的人多,各管一摊,拿着资料去了,人不在,只能等;好不容易承办人收了材料,还得找负责人签字,看人家在不在、忙不忙,操心用不用打点,后面还有一堆事。办个普通的运输经营许可证也得跑好几趟,耗上几天。

和朱红玉一样,群众普遍反映,以前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因为管得环节多、定的门槛高,程序繁琐;工作人员随意性大,刁难推诿的也不少。

“现在来交通厅办事真方便了,原来分散的窗口都集中到了政务大厅。只要材料全,一个袋子交给窗口受理的人,就不用管了,边聊边等着喊号拿证。上午就能办完,而且不收费。”朱红玉说,“方便群众办事,就是好事,是老百姓的福气。”

在“六权治本”试点中,孝义市着力打造智慧政务,目前已运营5个社区平台、1个警务平台。群众在办事方便方面也有切身感受。6月23日,东兴帝豪花园住户刘亚琴中午回家,发现门锁坏了,进不了家。急病乱投医,刘亚琴试着用手机打开了崇北社区微信公众平台,按照“我的小区——物业报修——在线留言报修”的提示,留了门牌号、手机号。结果,15分钟后,门锁维修公司的专业人员就来了,顺利打开门并换了锁芯。

刘亚琴说,这在过去,只能自己折腾找开锁公司,现在有了社区服务平台,只要求助,就有人上门服务,安全省心。

事情摆到明处更易于监督了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维富说,“六权治本”让公共资源都在公开平台上交易,招投标明明白白,全过程记录、可追溯,有人捣鬼,被举报一逮一个准,权力规矩多了。

“‘六权治本’要求建设‘两平台’,便于集中监督。”省律师协会牛振宇说,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面,省交通运输厅及吕梁市、孝义市等动作很大,敢于把“肥差”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充分竞争,全程留痕,畅通监督渠道。平台和制度就是权力的“笼子”“缰绳”,要让群众敢监督、能监督、真监督。

“招投标、项目、工程……以前是实权部门、官员手里的‘唐僧肉’,老板们挖空心思找关系,就靠砸钱开路。”程建军说,他从事环保工程技术工作多年,设计水平在业内也小有名气,但积累少、路子窄,只能为别的公司作嫁衣。

看到发展环境越来越公开透明,关系不再吃香,掌握技术的程建军决定另起炉灶,联合几个朋友近期注册成立了山西得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靠关系吃不开了,还得靠实力吃饭。”程建军对创业很有信心。

“谁家关系硬谁上,其他人乖乖退让。”山西信泰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张伟说。以前有项目招标时,各家投标企业关系就是规矩,监督也成了摆设。但“六权治本”使监督有了威力,让竞争摆回了桌面,打破了“潜规则”。

记者在省交通运输厅采访时还了解到这样一件事:3月上旬,左黎、吉河、原神等三条路的项目发布了材料采购招标公告。但有人持异议,通过“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多渠道反映到省交通运输厅,认为本次招标设定的生产和仓储能力门槛过高,有“萝卜”招标嫌疑。根据群众举报和社会监督,省交通运输厅启动行政监督程序。3月22日,在纪检人员监督下,省交通运输厅组织招标人及专家坐到一起,进行专项评议,最终认定,该招标设定条件不利于市场充分竞争,要求立即改正,重新公告。事后,实名举报的潜在投标人也拿到了反馈意见,对监督结果表示认可。

监督发挥了威力,这也许正是这些前来办事的人,感受到政府部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公平正义多了期待得到更多

“通过从严治吏,以及‘六权治本’的实践创新,党风、政风、行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牛振宇说,在律师接触当事人过程中,群众普遍反映,感受到了更多的公平正义。

“以前是能人得宠,办事大包大揽,有关系就硬气。老实人反而办事难,只能忍声吞气,费力费神,但效果不理想,领导难满意,久而久之,大家感觉公平正义很远、很虚。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有关系的人也觉得关系靠不住了。”康杰曾在公司负责跑审批,他敏锐地感觉到公平和正义正在向他走来。

山西国梁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在临县碛口有项目,需要通过当地政府进行征地拆迁,这在以前是最头疼的事。“征地拆迁顺不顺,好比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征地拆迁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长期以来,由于不公开、不透明,一些基层干部在征地补偿款上打主意、玩猫腻,中饱私囊,老百姓有怨气。现在反腐败和‘六权治本’,过去胡来的现在也不敢胡来了。”这个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

“征地拆迁的事全部公开,每一户村民拿多少补偿款都张榜公示,明明白白,接受监督。”村民代表白海全说,现在制度全,执行好,从土地丈量到财务付款,要经过三方签字认可,互相监督,公开透明,老百姓怨气少,拆迁就顺了。

山西柜族集装箱有限公司郑万东说,“六权治本”应该是个过程。今年太原修路多,租集装箱的工地多,但超限运输证有效期就3天,自己便成了省交通运输厅政务大厅的常客,三天两头去办证,“虽然办着方便,总算下来也很耗时。”郑万东希望,真正通过“六权治本”治好权,让办事更公开、更公平、更公正,让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采访中,这也是群众的普遍期待。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