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课免费上 太原首个“公益”暑期托管营亮相

2015-08-11 09:31:33 来源:山西晚报

位于小店区汾东文体中心,为放假在家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兴趣课

8月3日,小店区“红领巾暑期快乐成长营”暑期课堂正式开课,小店区青少年宫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这一事件在当地家长中好评如潮,16门兴趣课、三百多个学习名额,半天时间内就被全部报满。最令家长们高兴的是,这一暑期托管营是政府搭建的纯公益平台。这在省城太原,也是首次探索。

8月5日上午,记者前去探营时,还有很多家长围着工作人员,希望给孩子报上名。

A 三层教室“萌娃娃”尽情学

位于昌盛街真武路路口附近的小店区汾东文体中心虽然还没有挂牌,但从去年起,随着小店区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的陆续入驻,已被不少人关注。

火热八月,汾东文体中心东北楼内,小店区青少年宫崭新亮相。“报名已满,现在只能微调,或者留下电话,回头如果有空缺,我们再联系你。”5日上午9时许,记者一进大厅,迎面的宣传墙上贴满了报名表,一位工作人员不停地给围观人群解释着。

今年7月下旬,小店区青少年宫“暑期快乐成长营”活动公告发布,电子琴、美术、书法、科技手工、舞蹈、围棋、语言表演、钢琴、管乐、开口英语……各种兴趣课,竟然纯公益!尽管落款是共青团小店区委、小店区教育局等,但还是让家长们半信半疑。“去年,我们先在人民南路社区试点。今年,青少年宫能投入使用了,我们就尝试着面向全区普及。”共青团小店区区委书记郝晓军带着记者,一层层观看孩子们的上课情形。

一层、四层、五层,十五六个房间,上千平方米都是青少年宫。一层,宽敞的青少年之家里,三十多张桌子围成一圈,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书,或在老师带领下做游戏。再往里,五间钢琴室,一间放着一架钢琴。

乘着电梯来到5层,楼道里干净整洁,推开门,不是一屋子认真练习书法的孩子,就是席地而坐、跟着老师上语言表演课的一群“萌娃娃”……在这里,孩子们不用掏一分钱学费,连笔墨纸以及汉字格毛毡等都不用准备。

此外,还有心理健康教育、快乐阅读、国学音乐、剪纸、武术、象棋等特色课程,完备程度不亚于外面的培训班。

B 家长感恩主动要当志愿者

在家长等待区,带孙子来学语言表演的老张乐得合不拢嘴:“挺好!儿媳妇在微信上看到后,早早就报了名。”

家住飞机场附近的可可妈带着女儿又学舞蹈又学语言表演,早晨8点出门,开车25分钟才能赶到这里,中午12点才能回家,可可妈整个上午都陪在这儿。“这个公益活动太惠民了,政府办的,大家信任。明年要是有,我们还参加。”孩子能坚持一个月吗?可可妈肯定地点头:“能,孩子很积极,连手机游戏都不玩了。”

年轻妈妈梁文从第一天起,就主动报名当起了志愿者。书法班里,坐在教室后面的她全神贯注地扫视着全班,哪个说没墨了,她马上拿着墨瓶过去倒,没纸了就去发,不让孩子们打闹,不让墨洒到孩子身上。孩子们要上厕所,她和大学生志愿者一前一后照顾着。“我原来就是老师,有了孩子辞职当了全职妈妈。所以,我理解老师的辛苦,在这里有老师教,有志愿者们保护,让我很感动,我就想尽己所能出一份力,让孩子们更长久地享受这一公益服务。”30岁的梁文动情地说。在她带动下,有5位家长加入了志愿服务活动。

小店区东里解小学老师杜声凯和妻子贾彩凤“轮值”语言表演班志愿者。语言表演课气氛活跃,教室里还有大镜子,见有孩子对着镜子自顾自转圈,转着转着一下就要朝镜子上倒去,杜声凯眼疾手快,忙采取措施,命令孩子们排成行列,坐在地上,这下制服了“小不点儿”,一个个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老师那儿了。

志愿者里还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当组织者考虑她年岁大、楼上楼下跑累得慌时,她忙说:“我年轻时就是搞工会的,管理孩子我有经验!”

还有家长从自家带来了花卉,美化教室,家长们的点滴爱心也都落在工作人员眼里。

C 公益背后是谁在埋单?

小店区教育局派来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次活动之所以能全免费,首先得益于小店区青少年宫的建设,这里的场地、教具、后勤服务等,都是小店区政府提供的。教学老师源自一家培训机构的公益支持。此外,还有大学生志愿者当助教。这些社会力量的集纳,包括此次活动的策划主要靠共青团小店区委做工作。但毕竟是初次探索,很多东西都在边推动边改进。

共青团小店区委负责人称,去年,团委先在人民南路社区试点暑期兴趣班,主要依靠大学生志愿者。今年,社区又增加了滨东社区,同时,联手小店区教育局,在刘家堡乡石沟小学、王吴小学、刘家堡小学,帮助100余名留守儿童度过了丰富多彩的快乐七月。除了组织他们在校内学兴趣课,还走出去参加童萌军训练营活动等。8月,快乐成长营活动又面向全区孩子开展,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她说,小店区的青少年暑期活动在不断扩展,响应进来的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今年,除了大学生志愿者,北京大成(太原)律师事务所还向留守之家捐赠物品,社会爱心人士捐赠10万元支持暑期活动,解决志愿者的交通、生活补贴等费用。另外,活动还得到了小桔灯梦想课堂、童萌军等社会爱心机构的大力支持。

这位负责人表示,暑期快乐成长营是一个短期的公益尝试,明年暑期,他们会争取继续推广,将公益托管不断向街道、乡镇延伸。

对于此模式,共青团太原市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此举趟出了一条出路,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小店区这么大的托管规模,在省城并不多见。

○特写·志愿者故事

大学生杜家昊放弃打工做公益

杜家昊今年22岁,就读于山西工商学院,家在阳泉市。因为早早就跟共青团小店区委预约了假期志愿者,7月13日一放假,他就在太原边打工边等团委的消息。

“先在一家小饭店打工,饭店管吃,学校管住。”第一次打工,让小杜很得意。

小伙子中等个头,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待人也实诚。7月底,一接到8月3日公益班开课的消息,小杜就主动跟老板说“要去团委当志愿者,做公益”,老板一听,立马给他结清了半个多月的工资。

小杜每天清晨先骑半个小时的车子,赶在8点前从学校来到青少年宫。中午,孩子们都回家了,他就在教室的小桌子上趴一会儿。一直到晚上六点多,他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学校宿舍。

记者见到杜家昊时,他刚刚在这里工作了一天半,但说起来,他却有着满满的感动和收获。

一些家长要上班,早走晚接,留下的孩子他负责照看;孩子们有没有来、有没有请假,他要负责签到,甚至还要打电话一一询问;有的孩子上完一节课,下一节课该去学什么不知道,在楼道里茫然地走,他就帮着送到老师那儿。最尴尬的一次,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跑过来说:“老师,我要上厕所!”小杜把孩子送到女厕所门口,不一会儿,孩子跑出来了,裤子都没提,光着屁股,他这个大男生只好帮孩子提起裤子。

“就是这些被需要的感觉,让我觉得很充实。尤其是孩子们围在你跟前,一口一声地叫着‘老师’,心情特别好!”杜家昊说,与孩子们相处磨炼了他的脾性,比如他讲话老被孩子们打断,慢慢地他从不高兴变为理解,因为,那是孩子们急着表现。与家长志愿者一起共事,他也学到了很多,比如照顾孩子的丰富经验。

○延伸采访

免费托管绕不开的几个难题

8月7日,记者走访太原市少年宫了解到,这里的暑期班只有周六日上课,每月4次课10个课时,除了少儿摄影班,其余兴趣班收费都是每月60元,比市场价便宜八九成。

从报名表上看,少年宫兴趣班种类繁多,有语言表演、舞蹈、声乐、美术、陶艺、书法、少儿科技创作等,每个兴趣班都分十多个班,但每次报名,家长们都还在感叹:抢都抢不上!

一边是市场上高额的培训费,一边是少年宫抢不到的低偿班,如今,小店区又推出了免费班。在家长们叫好的同时,也有人担忧:“免费班、低偿班如果不继续普及,将来势必像公办幼儿园一样,成为关系班、人情班。”

免费班能否继续?一位业内人士称,像太原市少年宫、小店区青少年宫,都是政府投资建设,并配备桌椅、画板等教具。至于师资力量,太原市少年宫对老师都是有偿付酬,免费班是建立在公益支持的基础上,这一模式一旦要长期化,办成周周都有的、公益的、高档次的教育托管服务,就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申请政府支持,或者有更多的社会机构、社会人士响应。如果没有系统规划,教学质量肯定无法保证。

业内人士认为,免费托管也是一把双刃剑,比如,家长对免费班的认识不够,认为花钱的就是好的,花了钱就心疼,就好好学。不花钱的,就想来来,不想来不来,连假也不请。另外,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是绕不开的难题。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