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实招打通金融“血脉”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2015-08-17 10:05:25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建立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方法。图为太原投融资洽谈会上银企相关负责人员在关注企业融资项目。记者王昕 摄

中诚信托风险事件、联盛风险事件、海鑫风险事件,自去年以来,省内发生的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银行的经营受到影响,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降低,空间缩小;地方各类企业的贷款规模降低,银行收回贷款后不敢再发放新的贷款,惜贷、抽贷、限贷、断贷现象频出;即便是运行良好的企业,也因为金融机构的谨慎心理,不能及时获取相应的资金支持……

进入2015年,情况有了很大改善。这主要是指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融资难融资贵这一普遍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且出实招帮助解决,努力缓解经济运行中的资金“肠梗阻”,打通金融“血脉”。

今年3月2日,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与各大银行领导召开座谈会,银行领导都表示要大力支持山西,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银行提出的问题,“两会”期间就安排省金融办,全面排查驻晋金融机构在山西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之后,又多次召开会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4月1日,省政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金融办梳理出的108个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这次会议上,采矿权抵押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国家开发银行提出,省内部分企业在不告知国家开发银行的情况下,恶意将采矿权重复办理质押登记,严重侵害了国家开发银行的权益。但受现有政策影响,国家开发银行无法查询获知企业此类行为,不能及时开展针对性措施。既成事实后,容易产生纠纷或诉讼。之后,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协商,问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

6月25日,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在太原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一行,并出席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推进山西转型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此次国家开发银行与山西签署的新一轮合作备忘录,在“十三五”期间,将为山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提供数千亿元的融资服务,在山西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民生工程等领域开展投融资合作。胡怀邦表示,国家开发银行要创新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做大融资总量,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为山西“六大发展”作出新贡献。省委、省政府也将全力抓好合作备忘录内容的落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开发银行在山西拓展业务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另外,受煤炭行业影响,我省涉煤金融风险积聚。截至上半年,煤炭行业贷款余额占到全省煤炭行业融资总额的78.36%,占到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左右。煤炭行业贷款不良率为3.45%,较同期上升1.6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影响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良好互动。最为明显的就是,资源价款没有足额缴纳,抵押登记无法办理;采矿许可证是短期证件,无法办理抵押备案;采矿许可证换发过程中,无法办理抵押备案等等,情况比较普遍。

针对这些特点及相关企业遇到的问题,省政府各职能部门从解决普遍问题到解决特殊问题,加快风险处置进度,按照一行一策的方法对接银行解决问题。记者了解到,继国家开发银行后,我省就煤炭资源整合的遗留问题在工行进行试点。以后,会在省内推广,这为众多的煤炭企业找到了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好办法。

山西建邦集团财务总监常崇斌对记者说,他感受最明显的就是政银企上下联动了,对企业的困难真正重视起来了。建邦集团位于侯马,最近几个月来,临汾市、侯马市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以及银行都上门调研,听取企业诉求,解决企业急需解决且在他们职能范围内的事情。同时,他们也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企业方便了很多。常崇斌一些朋友的企业,因为资金短缺陷入困境,融资难。全省金融振兴大会以后,原来退出的银行现在又和企业接触了;银行现有的贷款规模不压缩了,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政府职能部门和银行与企业的互动进入了一次新的时期。

让常崇斌高兴的是,工行、农行、建行和交行都已经表示,将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常崇斌对记者说,做实体经济的企业,要维持正常生产,非常需要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企业遇到困难时,需要的是雪中送炭,不是釜底抽薪。关键是要让企业先活下来,再在生存和发展中解决问题。抽贷、断贷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死了,什么问题都不用解决了,原来的资金更收不回来。

在他看来,这充分体现了金融振兴大会后,我省各界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现代金融意识和金融法治观念,正在逐步自觉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规律、金融运行规律办事。地方政府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畅通协调渠道,加强政银企联动机制建设,及时研究解决金融发展和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做法,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不但从中看到了加快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迫切之情,更体会到了各行各业振兴金融、振兴山西的信心和决心。(首席记者 崔晓农)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