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鼻香气的太原市副食品大楼凭号购物,是不少“老太原”当年生活中的美事。时光荏苒,这座大楼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却无法磨灭“老太原”的记忆。20日,这座老楼开始重建,而根据规划,重建后的副食品大楼外观还将保留原来的建筑风格。
从解放路的北仓巷往南走不足100米,一圈警示绳将一栋五层楼房围起。这座楼的顶楼为拱形设计,具有明显的苏式建筑特点,还有北京老火车站的影子,这就是太原市副食品大楼。8月20日,记者赶去“看望”这座即将被重建的大楼。73岁的曹大娘站在一边感慨说,这儿曾是“老太原”经常来的地方。当年,物资紧缺,市民购买粉条、酱类等副食品大都来这里凭号购买。作为家里的主妇,曹大娘总要提前计划好要购买的物品,而一进大楼,就有一股酱香味,那种味道现在仿佛还能闻到。
太原市副食品大楼一位武姓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承载了不少“老太原”的记忆。由于年久失修,大楼出现安全隐患,无法正常使用。经政府批准,大楼从8月20日起进入改造阶段,预计明年完工。鉴于“老太原”对该楼的深厚感情,大楼重建后,还将保留原先的外观设计,只是楼层和内部结构会有较大变化。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