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苜蓿香

2013-01-18 09:59: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苜蓿又名三叶草,金花菜。每逢春暖花开时节,在家乡的稻田里、河沟边,随处可见青翠欲滴、飘逸清香的苜蓿。它勾起我美丽的记忆。

苜蓿的绿是醉人的。春末初夏,薄薄的霭露缭绕的广袤田野,似蝉衣轻纱素裹,影影绰绰,那漫田遍野的苜蓿宛如一块块温润的碧玉,铺满家乡的大地,放眼远眺,仿佛在舞,好像在飘。那橘黄色的苜蓿花,一田接一田,一垄接一垄,就像一块块绿色的绸缎上镶嵌着一层层鲜花,铺天盖地,形成花的海洋。蜜蜂和蝴蝶是闻着花香飞来的,它们一头栽进花心里,那一双双透明的羽翅在花丛间上下翻飞着。几个妇女正提着篮子采摘苜蓿,点缀在郁郁葱葱的绿色间。

冬天,稻谷收割后,在这大片大片的闲田里撒下从河沟里挖出的生泥与草籽种相伴成的草籽泥,到了第二年春天,翠绿的苜蓿便争先恐后地钻出地皮,急切地沐浴着柔和温暖的春光,在春风中摇曳起自己柔情的风姿。初夏种稻时,将苜蓿连根割下,踩踏进水稻田,当作肥料。据说用苜蓿作肥特别肥沃,长出的稻谷,味道好极了。

在春季蔬菜淡季时,人们将嫩绿的苜蓿作为时令鲜菜,甚至还有人家用它作圆子(汤团)的馅料。把苜蓿挤掉水分剁得细细的,放在锅中用油和糖一炒,这样的馅做成圆子后更是别有风味。人们还将吃不完的苜蓿,或是采摘后晒干,制作苜蓿干;或是将新鲜的苜蓿采摘后晾干,放进坛子里做成苜蓿盐齑,味道鲜美,一年四季都可享用。苜蓿在唐代时曾为宫廷菜肴。苜蓿为豆科植物,经常食用苜蓿素可平衡人体的酸碱值。有清热利湿的功能。可以治疗膀胱结石,小便不利,浮肿等,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

苜蓿地更是农村孩子的乐园。每到苜蓿开花时,我和邻家的孩子放学后,常常仰面朝天躺在草坪般的苜蓿地上,仰望那天空洁白的云朵;或是走在田埂上,看着苜蓿枝叶在风中摇曳,心随绿意起伏,荡起涟漪,儿时的梦想便在苜蓿田里倏然产生,像一粒种子埋藏在自己灵魂的深处。

如今,苜蓿只是在家乡各家的自留地的边边角角种植,大多用以自己食用外,还做成苜蓿干和苜蓿盐齑,作为馈赠亲友的土特产。

岁月悠悠,游荡在外多年,我时常怀念那童年家乡的一片片苜蓿地。

       陈琳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淡定人生

下一篇: 新年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