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岳阳楼

2013-05-30 11:53: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便深记心中了。打那时起,我心中就滋生了拥抱岳阳楼的欲望。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终于拥抱了岳阳楼,圆了久远的梦想。
    进得岳阳楼,沿着一条甬道北进,尽头往北沿几级台阶折上,抬头便看到两根石柱中间有一幅横额,上书“南极潇湘”,我知道已经亲近了岳阳楼。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她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岳阳楼,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是岳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岳阳旅游业的龙头;岳阳楼,耸立于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正是因为岳阳楼的名声远盛,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当我拥抱岳阳楼的那一刻,她便坦诚地向我敞开了幽静而又馨香的心扉。依偎着岳阳楼,我似乎听到了她的心跳,听到了她血液流动的声音。我知道,岳阳楼演绎着千年的灿烂文明,谱写着千年中华儿女悲壮的篇章。这些,注定了岳阳楼的生命是永恒的;我知道,岳阳楼的血脉就像一条历史的河流,历史不灭,她就会永存;我知道,岳阳楼是雄浑的,雄浑得让金戈铁马黯然失色,让八百里洞庭湖水横无际涯;我知道,岳阳楼是温存的,温存得如一个美艳绝伦的少女,用最敦厚的温情,将千年长河中的珍珠穿成迷人的项链。
    岳阳楼,之所以能够久负盛名而不衰,除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外,主要与文人的题咏相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6年),堪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贬官岳阳后,寄情山水,常与文人迁客登楼赋诗以后,就有李白、杜甫、李商隐、元稹等大诗人接踵而来,写下了成百上千语工意新的名篇佳句,给岳阳楼披上了一层浓厚的文化意蕴。一个个文人墨客,见景生情,一首首不朽篇章,寓情景中。我认为,那些诗文,无论是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还是被称作“千古绝唱”,均不为过。名胜、名人、名作“三位一体”的组合,是岳阳楼一个永恒的特色。诗因楼而生,楼因诗而名。啊,岳阳楼,你是永恒的历史文化名楼!
    岳阳楼不只诗文享有盛名,而且还是一个集对联、书法、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12块檀木板组成的木雕屏篆刻着《岳阳楼记》全文,各种对联悬于四壁,长的达100余字,短的只有8个字。在三楼,陈列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书法艺术作品,为岳阳楼增光添色。毛泽东能够亲书该诗,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对杜甫作品的挚爱和钟情。杜甫与毛泽东,一个古代,一个当代,两位伟大诗人在岳阳楼上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既显示了岳阳楼的气势,又为千古名楼增添了无限的光辉。各楼层还悬挂着原有的木刻匾对,并增刻了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其中一楼有一副长达102字的对联,上联为“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下联为“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而三楼一副短联,仅仅八个字:“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对毛泽东书法特别钟情的我,久久地驻足于毛泽东书法艺术作品前,禁不住追忆起他老人家那戎马倥偬的岁月、宵衣旰食的时日、指点江山的气魄、运筹帷幄的神奇,顿时感到历史的风云在鼓荡着我的胸怀!
    信步岳阳楼,纵情吟咏古诗,我的心中平添了许多思古幽情。难道不是么?尽管岳阳楼屡修屡毁,屡毁屡建,但那些千古绝唱的佳诗名句,依然在历史的岁月和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当历史的辉煌融进诗人那绝美的诗句后,就无时无刻不在敲击出和震撼着每个登楼吟诗的人。边观览岳阳楼,边吟诵名人佳句,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反复阅读《岳阳楼记》,更是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我一种美好的记忆。
    拥抱岳阳楼,听导游讲解的,游人吟咏的,专家品评的,仍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最爱。诗人以千钧巨椽,绘下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的壮丽景象,令我的襟怀豪敞;诗人那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平易而深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哲理真谛,催我抛弃故步自封的浅见陋习;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更给予我莫大的激励和鞭策。品味着《岳阳楼记》深刻的寓意,我真切地悟出了诗人表现出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高尚情怀。
    站在岳阳楼的最高层,便到达登高望远的最佳境界,洞庭湖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纵目望去,洞庭湖水波荡漾,帆船点点,气意朦胧,水天一线。我真的分辨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仿佛一缕纱巾系在岳阳楼的腰际,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我想,在如此气势之下,豪情满怀的文人墨客怎能不书写出千古佳句?擦擦双眼,再凝眸观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的君山,但见水天相连处,一抹横黛,云缭雾绕,浪动波摇,如诗如梦,醉人心魄。岳阳楼啊,你真是一部厚重的书,你真是一幅多彩的画,与那八百里洞庭湖,与那景色旖旎的君山,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契合!
    拥抱着岳阳楼,同游者为我留了一张影。照完相,我不愿离去,仍凭栏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君山的雄浑气势,一股脑儿收藏在记忆的底片。此时此刻,我再一次低声吟咏了一遍诗仙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诗句,似乎更深一层地领悟到“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的绝妙意境,更加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名楼所具有的独特风韵。
    说真的,这一回,我算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拥抱了一次岳阳楼,零距离地透视了她的灵魂,触摸了她的肌肤,发现了她的个性,体验了她的情感,也读出了那些似乎隐藏于历史之中或深藏于湖泊之内的神秘与朦胧。这或许,因为我是一个文人的缘故吧!从岳阳归来,我总是怀着拥抱岳阳楼的感动与痴情,不失时机地翻阅着绚丽多姿的岳阳楼,记忆着内涵深厚的岳阳楼。我也始终不渝地怀着一颗诚挚的心,期望着再一次拥抱岳阳楼,以求获得更多深邃的感受与思想、更多独特的情感与魂灵!

(王友明)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