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的音乐情结

2013-07-12 09:30: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韩建防        
    踏着成长岁月的节拍,我一路追逐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她使我身心愉悦、精神焕发,在花开花落、寒来暑往的四季轮回中慢慢长大成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充满着希望和信心,以一颗平和、自若的心态一路风雨兼程。
    儿时,记得最初与音乐结缘,是在当时家乡为每家每户安装的广播喇叭里,当时每天县广播站开播的序曲是电视剧《霍元甲》当中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是这首歌使我幼小的心灵被其间洋溢的民族豪情深深触动,被霍元甲、陈真等人为民族尊严不顾个人安危而舍身为国的气节所感染。随后收音机开始走入了我的生活,从中我听到了彭丽媛、殷秀梅等歌者演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塞北的雪》等歌曲,她们的演唱清新脱俗、声情并茂,使我仿佛看到了大自然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在山川秀美的景致中我心里鼓荡着美好的希望与憧憬。
    上中学时,记得是《水手》《明天会更好》这些活泼励志的歌曲,让我走出了花季雨季的迷茫,使我在挫折与逆境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人生求知的黄金时代、在无涯的学海中上下求索,年轻的心在与音乐的交融中奋发。还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我的中国心》《苏武牧羊》《满江红》等歌曲,让我明白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尤其是我们的国歌,每次当她的旋律响起,心潮总是因她而澎湃,情感总是因她而激荡,她的旋律伴随着祖国的繁荣进步、各项事业的成    功与腾飞在我的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其时,清晰记得王扶林导演的87版《红楼梦》中的几首歌曲—— —《枉凝眉》《晴雯歌》《叹香菱》《葬花吟》等,这些意韵优美、情真意切的曲子,唤起了我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热爱,使我如痴如醉在文学的海洋中徜徉。去年在北京游览大观园时,园中恰恰也是在反复播放着这些音乐,在曾经电视剧熟悉的场景中曲调悠然入耳,让人仿佛再一次梦回红楼。
    还有令人难忘的是,进入大学那为期半个多月的军训生活,真正让我喜欢上了军营歌曲。在与解放军教官们的朝夕相处中,使我听到并学会了《一二三四歌》《说句心里话》《军中绿花》《想家的时候》等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从中体会了军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对当代中国最可爱的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意,歌唱中自己也俨然成为一名祖国的威武军人。军歌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精神与信念的力量,升华了我的情感,净化了我的灵魂,橄榄绿色伴着跳动的音符汇入了我的心灵。
    参加工作后,业余时间同样经常通过电脑、广播、MP3等媒介与音乐相约,在其或昂扬、或轻悠、或明快、或粗犷的氛围中,体悟大自然的山川形胜、生命的风雨浮沉;欣赏多种音乐元素,或民族、或通俗、或流行、或美声,在音乐家们不同音质    的演绎中,领略生活的斑斓多彩、时代的变迁进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更为关注音乐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歌唱演员王诗沂在《临汾新民歌》中唱到的“尧天舜日,协和万邦”、“是民生的第一口水井,是民主第一尊华表”、“我家的大槐树扎下了中华根…连壶口的浪涛都有我的口音”中,音乐的魅力感召我追溯尧都平阳—— —临汾的五千年文化底蕴、触摸明代移民的伤感历史;在大同城市形象宣传歌曲传递的“大同世界,啊世界大同,历史名城你美丽…现代都市你美丽”、“大手笔似劲风,指点江山皆有凭;大同赋贯古今,激扬文字展深情”音韵中,吸引我去了解大同“一轴双城”的城建新模式,领略主政者的远见卓识与开先河之壮举。
    正如前“作家省长”张平为李京利老师歌词集作的序中所言:“以人生当歌的人,必定会有像歌一样的人生!”在与音乐的一次次交融中,我经历了各种情感的体验,丰富了日常生活的内涵,拓展延伸了文化修养的深度和广度,增添了几抹生命的阳光与亮色,增加了几许前行的希冀与力量。回顾一段段音乐之旅后,我不禁要由衷地表白:生命,因音乐而灵动;生命,因音乐而精彩;人生的旅途中,她将永远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美丽的农家风景

下一篇: 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