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腊八节,母亲都会用薏米仁、红豆、花生、桂圆、莲子、栗子、红枣、粳米熬腊八粥,还要腌腊八蒜,把蒜剥去外皮后放入瓶子里,再往里面倒入醋,密封后放置在阴冷的地方,等过年时用它蘸饺子吃。
腊八节到了后,年味儿就浓了,这一天喝上一碗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腊八节这天,人们遇到就会互问,喝粥了没?家里腌腊八蒜了没?如果哪家忘记了,有热情者便会邀你到家中,请你喝一碗腊八粥,讨个好彩头。
小时候,那时生活条件都不好,腊八早晨,家家都熬粥,各家食材都不尽相同,然后街坊四邻互相送粥。梁实秋在《粥》里写道: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西一碗,真是多此一举……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材料难求,因陋就简而已。
记得那年在外地读书,离家千里过节时难免想家,刚进腊月,宿舍姐妹们在“卧谈会”上谈起各自家乡的腊八节,喝腊八粥,腌腊八蒜这些习俗各地竟然都雷同,只是在粥的食材上有差别。谈着谈着,思乡情结难以平复,恨不得明天就放寒假,回家就能喝上母亲做的腊八粥。
腊八节那天早上,大家还未起床,就听宿舍老大喊我们赶紧起来喝粥。原来,前一天晚上老大把大家的暖瓶里灌满了开水,偷偷往每个暖瓶里放了大米、小米和面条,焖了一夜后,竟然把它们都焖熟了。她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又往里面洒了点红糖,姐妹们喝完都夸奖好喝,没想到老大能用暖瓶熬出如此好味道的粥。后来,大家毕业后都各自返乡,腊八节时依然会做腊八粥,从网上百度各地的腊八粥做法,可谓花样百出,可喝起来都没有那年老大用暖瓶熬的粥好喝,再如法炮制,简直难以下咽。原来,这粥好喝与否,也得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喝粥时的心情。 雨娃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