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枣儿蒸饭

2015-03-26 10:16: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提起蒸饭,临汾人都知道洪洞县的最有名。但别忘了,在咱尧都区土门村一带,枣儿蒸饭也是一道传统美食。在这土门镇,凡有红白喜事、婚丧嫁娶之事,早饭都是枣儿蒸饭配上稍子面,有些异地外客亲朋好友来此地,即使不吃中午的宴席,也要尝一尝这地道的枣儿蒸饭,甚至于还要带些回去。
    71岁的左甲庚是土门镇柴里村人,作为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的他,对当地的美食更是不能放过。在左老眼中,这枣儿蒸饭是家乡的独特风味,更是儿时的记忆。
    据左老介绍,枣儿蒸饭的用料有三:一是当地种的黍子碾成的软米,二是优质红枣,三是金豆子。金豆子个儿大,煮熟后软绵绵的。“蒸蒸饭用的炊具在市区并不多见,就连现在的村里也很难看到了。”左老回忆道,炊具主要是一口大锅,还有一种特质的器物―― ―笼屉,呈圆柱形,高二尺多,上宽下窄,肚子大,下口与大锅相配套。
    “这个笼屉是用生铁铸成,记得我村原来有一口大笼屉,上面铸有‘嘉庆十四年柴里村公用’字样,可惜在1958年大闹钢铁时砸碎上交了。”说起枣儿蒸饭的过程,左老一本正经地说:这可是一件力气活,一般人干不好。”蒸饭的前一天,首先要把软米泡在水缸里泡一夜,第二天要把红枣在蒸笼里蒸软,还要将豆子在锅里煮熟、煮软。办事当天早起四五点钟,蒸饭的师傅就得开始工作,锅内的水烧开后,把笼屉放上去,封闭严实,先往笼屉里放一层红枣,再放一层软米和一层金豆子,每次放的不能太多,就这样反复多次,直到笼屉里放满为止,之后蒸上个把小时左右,蒸饭就蒸好了。
    “记得有一次我观察蒸饭的过程,看见师傅们往锅里面放了几片碎碗片,我问这是干啥用,师傅们说,如果能听见锅里的碎碗片滚动的声响,说明不缺水,否则就得赶快加水了。”提起儿时的记忆,左老的嘴角荡起了笑容。
    蒸饭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搅蒸饭,实际上就是用一根长扁担捣,这是一个很费劲的活,因为软米越捣越软黏,好的软米能拉起丝来,通常要两三个小伙子轮换上阵。
    “就这一根长扁担,通过捣、搅、翻,要把这百八十斤的米、枣、豆子在笼屉里搅和得十分均匀,上下一样才行。每到这时,枣儿蒸饭的味儿,不但香飘满院,而且老远老远就扑鼻而来,尤其是小朋友们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弓佩玉

责任编辑:王伟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