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过后,天气回暖,田间原野百花争艳。一株株蒲公英生机盎然地铺满河道两边,绿茎上的小黄花,明亮亮地在春风里摇晃着。家乡人都说“春吃蒲公英,除百病”。朴素的蒲公英与时令,像是一对默契的母女,有着贴心与关爱。无论清炒还是炖汤,都让人浑身充满温暖。
儿时,母亲常一手牵着我、一手挎着竹篮去田野间挖蒲公英。看着嫩绿水灵的蒲公英,母亲总是喜上眉梢地说:“蒲公英可是一味良药啊!”她说蒲公英浑身是宝,根、茎、叶都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那时,家里贫穷,一天两顿饭基本离不开野菜。采来茂盛幼嫩的蒲公英,洗后用开水烫淋一下,拌上酱油、盐、醋、撒上蒜泥、香油等调料,做成凉菜,味道鲜美,清爽可口。母亲将作为食药并用的蒲公英,变着花样地烹调,煲汤、熬粥、清炒……当然最美味的要属蒲公英猪肝汤了,将煮好的蒲公英汤里,加入用生粉腌好的猪肝,再大火煮沸,一锅味美鲜香的浓汤就大功告成了。母亲总是把猪肝夹给我和弟弟,将味道极苦的蒲公英根放在自己碗里,再给我们每人盛上一碗浓汤。猪肝的肉香,蒲公英独有的清香,喝进嘴里,浓浓的香味立刻渗入五脏六腑。母亲总叫我们多吃一点,说这汤养肝明目、健脾、补气。母亲也经常用大锅煮上一锅蒲公英汤,拿它当水喝,在春天这个易上火的季节,喝着母亲煮的蒲公英汤,整个人也精神气爽起来了。
后来我工作到了离家几十公里的城里,每年春天母亲都会将摘好洗净的一大袋蒲公英给我送过来,并一再叮嘱我多煮水喝,免得上火。一年冬天,工作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气火攻心,嘴角常溃烂,像火燎了一般,喝着医生开的降火药也不见减轻。母亲见状连自责自己没有在春天多储存一些干蒲公英。她冒着雪到田埂上,扒开雪堆,挖回蒲公英的根,煮好汤,给我喝下,这才解了内热。有了这次经历,母亲离开了家乡,来到她住不习惯的城里照顾我,隔三差五她都找来蒲公英,或煲汤、或熬粥,或清煮,给我吃喝。她说因为我的工作需要,难免要熬夜。而熬夜伤肝,蒲公英通肝经、消炎,是最好的护肝良药。那春天里的蒲公英汤就像和我相依相偎的母亲,离不开了。
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过,我就像一株蒲公英种子,终究有一天会怀揣着梦想飞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生根发芽。后来我亦明白母亲才是蒲公英,为了我,她硬生生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片她拥有梦想的土地。为了我,她做了一朵随我奔袭的蒲公英,在奔袭的路上,将爱洒了一地。这爱,让人感激,让人动容。 黄小燕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