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游牡丹花会

2015-05-15 09:03: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古县以牡丹花闻名于世,吸引我很早就想前往参观游览。汽车驶过临汾平原、飞掠洪洞县城,驶入通往古县的山区公路,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轻松欢快地行驶。车窗外白云悠悠、湛蓝清新,碧绿的青山、跳跃的河流,迷人的景色令人陶醉。我站在停车场远眺游览区,抬头骄阳当空、山峰接连天际,南北山峰之间挤夹着一条在沟底蜿蜒前行的游览小道,南侧山的最高峰上矗立着一座玲珑华丽的小亭子,坠挂着一条白缎子似的瀑布飞流直下。瀑布下一尊高大的汉白玉塑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周围树木葱郁、花儿盛开,颇有些乡村田园的诗情画意。停车场和通往游览区的小道上,手举小彩旗的导游吆喝着游客。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穿流如织。

    拾级而上,就看见园里星罗棋布的小块土地上种着一大片各式花色的牡丹。她们五彩缤纷,绚丽多彩,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满园芳菲,花香四溢。在炎热阳光下,花儿似乎更加灿烂馨香,浓郁的香气随着温热的空气飘散,粉红色的花朵掩映在绿叶之中更显绰约多姿。

    我们离开牡丹园又走进建有一高大仿古建筑矗立的花园,只见匾额上写着“仙子阁”三个金黄色大字。建筑庄严古朴辉煌,雕梁画栋,人们争相进去游览。建筑的正门前方有一株花冠很大的牡丹,点缀满了粉白色的花朵,四株红芍药就像这株牡丹的四位侍女围绕在周围,颇感美丽壮观。我认真观看文字简介,原来这就是闻名全国的牡丹王。牡丹王相传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株高2.3米,丛围16米,2007年单株开花621朵……据古志记载“花开时节,香飘万里,善男信女,观赏如云”,人称“神牡丹”。古县古牡丹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单株牡丹。从这株牡丹王花下行几级台阶便是一个香座,上面烟雾缭绕,高大的香烛在燃烧,许多善男信女对着这株大牡丹花虔诚地磕头跪拜。

    我们继续前行,又进入一个牡丹东园。院内牡丹遍地,花艳叶绿,争芳斗艳,仿佛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和刚才参观游览的西园相比,明显要繁盛艳丽。东园的四周建有厅廊,廊内有许多赞咏牡丹的石刻诗碑,人们在碑前静心浏览,品味历代才子佳人对牡丹王的赞颂咏叹。在东园的出口处有一白色塑像,是一古代女子双手合抱一株洁白的牡丹花,脚踩牡丹花座,衣袂飞舞,发髻高耸,面目慈祥,肌肤丰满,下有“牡丹仙子”几个字,这就是传说中在武皇贬花的途中逃脱的,性情刚烈的白衣仙子。

    出了东园的圆门,对面南山上的瀑布和小亭子吸引游人不自觉地向那里走去。我们跨过一座小桥,来到了对面的南山脚下。南山脚下耸立着一二十多米高的汉白玉雕像,据说由一整块汉白玉雕成,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汉白玉雕像。雕像一手持牡丹花亭亭玉立,浑身晶莹剔透,如若冰雪,基座有无数的牡丹花雕刻。我们一边爬一边观看着、欣赏着,小道两旁的山坡上竟也零散地种植者红色牡丹花,点缀在黄土树林之间,给光秃的山坡增添了丝丝生机。牡丹花虽长得雍容华贵,但不嫌贫瘠,顽强地生长在这干旱荒芜的山坡,无怨无悔。这些娇贵之躯与山林荒野为伴,在其间点缀几朵红花,增添了几多诗情画意,为人类送来一丝美的享受,真令人可敬可叹。 (史明亮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散文】高山流水

 

下一篇: 【诗歌】小溪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