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槐村民的心声

2015-06-05 10:38: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又是一年芳草绿。

    岁在乙未,新春伊始,鹅黄嫩绿,万物勃发,花甲本命年的我收到了仇克询老先生的赠书《冰心寄情》,并在第一时间拜读。我只在仇老所书的“我的邻居”中读了一部分,就让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仇老先生和我是同村,但相距稍远,长家姊一岁,按村里辈分,我应叫叔叔,前面冠以他的乳名,称为“闯牛叔”。在我很幼小的时候,常常听到母亲讲述,“看人家闯牛,在外面干事,真和气,没一点架子还肯给人办事”。每次见到他总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位温和宽厚、平易近人的谦谦长者。

    仇老退休后,义务为我村每个去世的村民撰写挽联。秀美大气的隶书书法和客观公正的内容,综述逝者业绩,褒彰逝者精神,寄托哀思。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对于楹联这一艺术所知甚少,只知它格式严谨、语句精炼,形式特讲究对仗平仄。仇老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严谨求实的态度、缜密的思维灵感,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以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爱之心、玉洁冰清的赤子情怀,孜孜不倦、笔耕不辍,造就出这一鸿篇巨制。正可谓是“山不拒土石之微方得擎天之势”。

    望着这一巨著,我抚卷慎思,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仇老那高大的身影,肃然钦仰之心油然而生,不由得从心底发出呼喊:“壮哉老干部”“伟哉闯牛叔”!仇老先生的楹联集中,挽联居多。他在《我的邻居》一册中,纵览上下数百年,胸怀家乡一方土,以他的传神之笔,无论贫富、亲疏,不管鳏寡孤独,胸中一团火,肩上一副担,怀古感今,情绕笔端,或讴歌我们的先辈,或颂扬后来的逝者;正如诗人翟耀文所讲:“点点滴滴全是情”。他在一副挽联中写到:“当年,一头黑发飘扬,为儿女辛劳成雪絮;忌日,万点泪珠流淌,送慈颜涕泗洒天堂”。“离宁夏,数日翻山越岭,走出坎坷崎岖路;回山西,成年务稼持家,奔向峥嵘灿烂途”。把一个从黑发到白首,辛勤一生的普通农妇形象再现在世人面前。仇老对逝者的刻画,血肉丰满、呼之欲出,可以说仇老的每一组楹联都是一部浓缩了的人生画卷。仇老先生对楹联写作呕心沥血,在中华词库里仰采俯拾,撷珠捡贝。在给我一位本家嫂子的挽联中写到:“为众登台,赞颂好人善事,年年歌典范;在村唱戏,弘扬圭臬标杆,岁岁树新风”。其中圭臬标杆一词,乃是比喻做人的准则。字字句句,沉甸甸,暖融融,正所谓“悼亡于言念于心,一字一句是情分”。如一位老干部所讲:“思接千载,与天地谈心,视通万物,同山河交流;用开阔的视野、智慧道德和意志的力量,写出了挽联的意象与定力,写出了具有真实感与创造性,社会性与时代感的挽联,得到了死者家人和社会有关人士的认同和赞许”。

    在楹联这一艺术领域里,鲜活地展现着时代的光彩,吟唱着时代主旋律,弘扬着社会正能量。

    不久前,全村人又一次看到了仇老先生的墨宝和所撰的挽联,同时看到了仇老情系家乡人民的一颗炽热之心,也听到仇老有病住院的消息。我们不禁泪水盈眶,从心底发出呼喊:“闯牛叔,您老辛苦了,家乡人心疼您!我们深知,笔耕烦心,案牍劳形,劳心重于劳力。您的健康是张槐村父老乡亲的福分,是张槐村一方故土的骄傲。

    您的作为、业绩、付出和对家乡人的一颗赤诚之心,岂是一个‘谢’字能够表达。我们衷心恭祝您老,生命之树常青,艺术之花常开!”崔丰林)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