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病了,我连夜赶回。医生说胃上出了问题,不过已无大碍,出院后需细心调理,要以温热、柔软食物为主,有助消化,才会快速康复。我谨遵医嘱,回家后与父亲一起为母亲炖汤、熬粥,餐餐如此。可半个月后,母亲依然一身皮包骨,身体没有明显好转。有村邻建议,野生鱼虾营养丰富,是养生补虚的上品,不妨捉来煨汤煮粥试试。
我听后,仿佛得到了“真传”,立即着手准备捕捞鱼虾的工具。对于乡村而言,野生鱼虾并不少见,尤其夏天。每当暴雨过后,稻田、山溪、沟渠都会涨水,哗啦啦地流进河里,河里的鱼儿、虾米就会沿水上蹿下跳。
夏日乡村绿树环绕,田园稻浪此起彼伏。我远远望去,村舍似一张眉清目秀的俏脸,不焦躁,甚是清凉。我与父亲带上鱼筐、瓢盆、铁锹等工具来到一段沟渠边,先将上游的水堵住,再用铁锹铲泥,砌成堤坝,然后在下游再用泥土堆砌成坝,最后将中间这段沟渠里的水用瓢盆舀出去。最后,那些鱼、虾完全暴露在沟渠底下的淤泥上。我与父亲将鱼、虾往鱼筐里捡,此时,上游的水也差不多蓄满堤坝,我与父亲就用铁锹捣垮堤坝,还原沟渠,让水流顺畅。
回到家,母亲见我与父亲满身泥水,心疼不已。我与父亲提着收获的一筐鱼、虾,相视而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母亲喜欢喝鲫鱼汤与河虾粥,我与父亲每天准点带上工具出门捉鱼摸虾。下了暴雨,我们就去沟渠或稻田里捉,没下雨就去河边捞。
不下雨的日子,鱼虾喜欢躲在河边水草下面,享受一番清凉。父亲说,这是捞鱼的好机会。我与父亲各持一个编织得很密实且口径很大的鱼篓,悄悄走到水草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鱼篓对准水草罩下去,每次都能收获三条甚至五条鱼。半天过后,就有几斤鲜活的鱼虾可以提回家。
每餐一钵浓浓的鲜鱼汤加两小碗河虾粥,母亲吃得津津有味,食欲明显大振,精气神逐渐转好,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
母亲身体好起来了,我也该回单位上班了。远行前,我踩着清晨的露水,呼吸着乡村野草的芬芳,踏遍曾经捉鱼摸虾的山涧、沟渠、河边,似在感恩道别,又似在留恋那有滋有味的乡村时光。只觉得,鱼虾多,幸福长!
她急火攻心,病倒了。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烦躁地听着他的手机接连不断地响。
她知道都是要钱的电话。还剩几天就过年了,工程款还没给,家里也垫空了,这些农民工怎么过年?女儿昨天就打电话来说,他们要去婆婆家过年,今天要来看看爸爸妈妈,她和他都知道是来要钱的。
他趁电话没再响的工夫,过来安慰她:“消消气,你还是把家里那点钱都给他们吧,穷家富路嘛。看来孩子都是我惯坏的。”她勉强地点了点头,他才肯去公司了。
听到轻微的关门声,她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长叹:“哎……”。
为了养成女儿节俭的好习惯,她煞费苦心。女儿也挺乖巧的,上学期间,别人家的孩子总要钱花,她从来不乱花钱。
去年,女儿和她的男朋友都大学毕业了,女儿进了一 家机关工作,男朋友进了他的 公司,从此女儿像变 了一个人似的,动不动就 向爸爸要钱,编造了许多用 钱的瞎话。他是个惯孩子的父 亲,只要女儿张嘴要钱,他就给,连 问都不问一下。她一说他,他就说:“大 不了,我节省点,别亏了孩子。”门被钥匙打开了,两个人走了进来,她收回了思绪,愤愤地小声嘟囔:“来要钱了。女儿原来那么懂事,就是被女婿教坏了。”她刚想坐起来,女儿把一个红皮存折递给妈妈,存折的名字是她爸爸,存折上有八万多。
看到妈妈一头雾水的样子,女婿笑着说:“妈妈对不起了。我看到爸爸花钱大手大脚的,我俩就经常假装向爸爸要钱,这样就逼着爸爸少花些冤枉钱,我们帮爸爸把这些钱攒了起来。让爸爸把这些钱发给那些困难的农民工吧。”听了这些话,妈妈的眼眶湿了……(刘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