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一个初冬,我从遥远的江淮大地,来到闽西山区一个群山环抱的军营之中,开始了紧张的新兵训练生活。我的新兵班长叫张清森,是个服役4年的老兵,曾立过功。他中等身材,一张黑里透红的脸上,常常挂着让人难以察觉的微笑;又大又黑的眼睛,在红帽徽的映衬下炯炯有神,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大家都很佩服班长,我觉得不是因为他参加过作战,也不是因为兵龄长,而是那刚劲有力的队列动作、潇洒威武的军人气质和爱兵如子的高尚情怀。他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整个新兵训练期间,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他都能应付自如,与新战友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军事训练中,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示范,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动作,直到大家心领神会、熟悉掌握为止。每当训练小憩,他总是把我冻得又红又紫的小手,夹在腋下,双手捧着我的脸,用他的体温温暖着我的手、温暖着我的脸,也温暖着我的心。
那年春节是我们远离家乡在部队里过的第一个年,营区外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不时地飘进连队、钻进新战士们的耳朵里,不禁勾起了大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有几个新战士哭了,不一会儿,全班新兵都哭了。班长瞄了大家一眼:“同志们都想家啦?说实话,我比你们更想家呀!”话音刚落,新兵们一下子都围到班长身边。“班长,你也想家?”
“是啊,不瞒你们说,我不仅想老爸、老妈,更思念我的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呀!”大家惊异地相互望了望,又一起盯着班长。“我来自闽东南一个偏僻的农村,当兵前父母就给我办了婚事。此时,也不知道我的妻子和儿子在干什么、年过得好不好?”
他低下了头沉思了片刻:“现在,我们进行除夕夜家书写作比赛,每个人给最亲的人写一封信,把今晚想要说的话都写出来,然后读给大家听。写得最好的,我明天带他上街为大家寄信。”大年初一能上街逛逛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可是一件美事。于是,战友们便挖空心思,奋笔疾书,把心里的话都表达出来。就这样,大家在朗朗的宣读声和一阵阵鼓掌声中度过了难忘的除夕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两个半月的新兵训练结束了。考核验收那天,大家都很努力。队列动作规范标准、整齐划一;步枪射击发发命中、无一脱靶;政治理论考核成绩良好,综合考评名列全连第一。班里小结讲评时,班长一一拥抱了我们。我深深地懂得这“第一”来之不易,它不仅是新战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班长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啊!(覃光林)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