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苦瓜

2015-08-07 09:22: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岂效荔枝锦,形惭癞葡萄。口苦能为偈,心清志方操。到底争齐物,从来傲宠豪。

    不是寻常品,含章气自高。”这是一首赞美苦瓜的诗。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苦瓜,当时物质条件贫乏,我们一放暑假,老百姓的菜园就遭了殃,黄瓜、西红柿无一幸免,唯独苦瓜无人问津。主要是它味苦,不能生吃,再则长得也不好看,表面疙疙瘩瘩的,村里人都叫它“癞瓜”。

    但苦瓜却是乡民们喜欢种的农作物,门前屋后、土墙边、篱笆旁……到处都能看到它攀爬蔓延的身影。苦瓜藤儿纤细袅娜,看上去娇弱无力,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它们顺着墙壁、或者搭的架子,缠缠绕绕地往上爬。翠绿的藤蔓、碧绿的叶子,很快织成一段锦、挂成一道瀑、堆起一座山,让人惊叹不已。

    很快,叶间有鹅黄的花儿次第开放,仿佛浅浅的笑,泛着清新的香,让人回味。花儿萎谢后,藤蔓上就挂满了大大小小、憨态可掬的苦瓜。每一根苦瓜,玉琢似的,青翠盈目,嗅一嗅,有股自然的清香气。我喜欢在夏日的午后,拿一本书,在苦瓜架下闲读,欣赏着头上姿态各异的苦瓜,养眼舒心。

    苦瓜的吃法五花八门。凉拌,清爽清脆;荤炒,隽永悠长;炖汤,滋味清远。母亲最常做的还是素炒,取一根苦瓜切开,掏出内瓤,切成厚薄均匀的片,取一两个红辣椒,也切成片,蒜瓣几只,刀身拍碎。油烧热,放入锅中,大火翻炒,就做出了色香味俱佳的一盘菜。吃不完的苦瓜,母亲就把它切成片,晒成苦瓜干。苦瓜干可煲汤、焖煮,风味要比新鲜苦瓜更浓厚些,还可以用来泡茶喝,能起到消暑、明目、清心的作用。

    苦瓜又名“君子菜”,是说它只一味苦着自己,从不将自己的苦味传给其他食材。譬如:苦瓜炒肉,肉没沾苦味。清代学者、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写苦瓜: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的这种品格,真让人对它刮目相看了。

    人到中年,竟不知不觉喜爱上了苦瓜。

    一箸苦瓜入口,慢慢咀嚼,清苦味在舌尖洇开,散去,一丝甘甜向舌尖传来。张小娴说:“苦瓜跟年龄无关,也许跟岁月有关。当你尝过了人生百味,苦瓜的苦,已经算不上苦了。”是啊,苦有苦的滋味,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的起起落落,经得起苦的磨砺,才能化苦为甜。(乔兆军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散文】乡间的草帽

 

下一篇: 【诗歌】红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