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最美乡音韵绕梁

2015-08-10 20:33: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列子.汤问》篇中云:“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7月26日晚看贾庄村弘扬丁陶文化演艺队精彩纷呈演出,先是情不自禁地拍麻了巴掌,随之于浮想联翩中滤出一句“余音绕梁”,玩味再三,甚觉妥贴:乡音最美,乡音绕梁,为观后日记指明了方向。
   丁陶广场消夏晚会,贾庄村是第10场专场演出。能搞“专场”演出,于一个2800余人的村子来说,绝非等闲之村,策划者、参演者也绝非等闲之辈。
   开场即先声夺人。当主持人请上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小才致辞时,脸饰油彩,一身戏装的中年汉子向观众鞠躬敬礼,全场掌声雷动。原来这位贾庄村的掌舵人就是“专场”演出的主要参与者。刘小才简述了该村的基本情况,这是个有着1800余年历史的文明古村,大浪淘沙,吐故纳新,发展一直是贾庄村的主旋律。2014年该村荣获“襄汾县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第二名的好成绩。刘小才动情地说:“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赞美新时代、唱响主旋律、提升正能量、打好主动仗”的专场演出,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全村干群共同的努力。贾庄村要在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发展新常态,挖潜鼓劲,力争上游”。不拿讲稿的刘小才,言简意赅,不枝不蔓,一气博得满堂彩,第一个画面就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亮点。
   贾庄瑶瑶舞蹈班的少儿舞蹈给晚会带来了第一高潮。孩子们憨态可掬的表演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孩子们那样的一丝不苟,那样的活泼可爱,在柔美舒畅的肢体语言展示中,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编导所赋予的舞美词汇,给炎炎盛夏带来了缕缕清心怡人的甜爽。场下的同龄孩子们为之欢呼雀跃,中青年为之叫好倾倒,就连许许多多的老戏迷也铆足了劲儿为孩子们鼓掌:“贾庄村的娃娃们真灵、真棒!”“棒”的节目出自“棒”的团队。贾庄村的掌舵人刘小才饰演了古装戏《空城计》中的诸葛亮,那扇子摇的、那临危不惧、胸中藏有百万兵的架式,观众啧啧称奇,这个书记不简单!小戏曲《夫妻歌》,由农民演员杨国荣与刘灵桃担纲演出。这是两位地道的农民表演艺术家。国荣是贾庄村文艺队的骨干人物,我印象中的国荣鼓打得绝,出戏的套路活,他的表演丑中见美、亦庄亦谐、令人捧腹大笑。本场夫妻对歌中国荣那架式、那套路,那土得掉渣儿的河东干板,被“好--!”喝彩声淹没。刘灵桃则从小百灵唱成了俏黄莺,唱得字正腔圆,唱得响遏行云,她蒲剧、眉户、道情、秦腔,可以说是唱啥红啥。当年《杜鹃山》饰演柯湘,一出场、一亮嗓全场沸腾哗然。与国荣演出《夫妻歌》,把式逢把式,高手遇高手,灵桃真把戏里的词儿真真切切地写在了脸上,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灵桃是农民表演艺术家绝非谬奖。在河东、在襄汾,不少戏迷都看过她的节目,她参加了各种演出,你记住了:刘灵桃,水灵灵的“灵”,上“彐”下“火”,一树灵气。
   由刘小才、田春、贾仙桃等联袂担纲表演的歌伴舞《红歌联唱》,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军民奋勇抗战的峥嵘岁月,那脍炙人口的《毛主席的光辉》,那激荡人心的《绣金匾》《太阳出来照四方》《洪湖水浪打浪》《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幕幕在观众心中回映。
   《三对面》是老戏迷们耳熟能详的蒲剧经典。王文刚、刘俊爱、刘灵桃3位饰演,是本次贾庄专场中的压轴戏,而这三位正可谓是戏里、队内的台柱子。因为经典,对演员的要求则更高,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众多的老戏迷均能随口吟唱,要赢得观众首先要赢得自己、超越自己,这须付出多少辛劳,使出多大力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刘俊爱饰演的皇姑恰如其分地阐释了这一古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字一词必须准确地体现出来,多少专业演员接到这个角色,心中发悚,弄不好是会“砸锅的”。听着刘俊爱高山流水般的吟唱,看着她嗔娇哀怨的甩袖,与秦香莲论“偏”夺“正”的舌战,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易哪,刘俊爱、刘灵桃、王文刚,3位经典人物你们演活了,这个压轴“大戏”你们唱红了。
   还有一位叫张雷的小伙子,听说是田春的孙子,一人表演了两个节目,《五雷阵》中展示甩翎、跌叉;川剧的《变脸》赢得掌声四起,技艺令人叫绝。
   还有前台幕后的无名英雄不得不赞:何世宽、张德元、裴建忠、刘健、孙双元、孙占元、杨文泽、薛树林、何蓉、陈高全、张桂英等,既是策划,又是乐队主力,这在录音对口形“作戏”舞台表演形式甚为盛行的今天,乐队与演员的默契配合绝非一日之功,可贾庄村弘扬丁陶文化演艺队却做到了严丝合缝。本是老传统,却不禁让人耳目一新了。
   还有……还有什么呢?还有那绕梁的乡音,土腔土调、中规中矩、美轮美奂……请到贾庄来,你一定点赞了还会再点赞。
   李关良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