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哪位先贤说过:“人生善读书,享世间清福。”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是人类心灵空间的展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知识的记载。书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自然是让人增加智慧与才干,让人学会改造自己、改造自然的本领。
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读书大都为了应仕,而现代人除了从书中获取知识外,还把读书当做一种消遣和休闲方式。因为书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让人忘掉一切烦恼与不快。古人说:“在今世家无非积德,天天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又说:“为善最乐,读书最佳”,可见读书是人生乐趣的最高境界。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的航标灯,在我们困惑糊涂时指点迷津,在我们迷茫危急时解除烦恼,在我们空虚无聊时充实大脑。孟德斯鸠说:“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笛卡尔曾经说过:“读好书就好像是和过去最优秀的人交谈一样。”工作中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妨找本自己喜爱的书,专心去读,去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向他们诉说你的苦衷与无奈;生活中当我们寂寞时,不妨伴着雨声,打开一本。
喜好读书是好习惯,然而,喜读书还要善读书,善读书还要善用书。读书要有所选择,漫无目的,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很难精湛。读书无选择,便只能当一个书架,你放上什么书,它便容纳什么书。
读书即便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总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书吧!就像交友一样,有的人可以是无所不谈的知己,而有的人只能是泛泛之交,有的人则需敬而远之。
读书贵有疑,不能完全相信书中所讲。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有言:“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主。读书在有渐乃克底有成。”读书要有所获,又要有所思、有所疑,这才符合认知的过程。
善于读书的人,任何一本书对他而言都如同一条帮他渡河的小船,既然渡过了河,就该舍弃小船,有谁会在登岸之后还拖着小船过日子呢?毕竟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更好地做人、学会把生活过得更好,而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世间最为渊博的书籍莫过于人生,读书的最高境界便是能参悟出人生的真谛。读有字书可以让人增长学问,而读懂人生这本书,则可以增长智慧,可以让人快乐富有一生。(王民安)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