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咆哮的壶口瀑布

2015-10-15 10:18: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中秋节前,我和妻子沿着临吉高速公路,来到壶口瀑布游览。虽然壶口瀑布我曾来过多次,然而,每一次游览都会给我留下不同的感受。妻子是头一回来,觉的壶口瀑布处处都是新鲜和惊险。
    一进了壶口瀑布景区,妻子问我:“瀑布在哪儿呀?”“到跟前你就看见了!”我依然漫不经心的回答着。“哦,看见了,看见了!”说话间,黄河壶口瀑布出现在我们面前。妻子一阵惊喜,一阵欢呼!我则静静地观赏起来。我虽然多次来过这里,却从来没有这么专注这么仔细地观察过壶口瀑布。
    我先从下往上观看着,只见奔腾的黄河水,挟裹着泥沙挟裹着咆哮,犹如奔腾的万匹马群,狂奔而来。眼看着就要冲到我的面前,却戛然而止,跌入深潭,然后翻腾着平静下来,缓缓地喘嘘着奔向下游。我再迎面望去,只见黄色的巨浪,汹涌澎湃,犹如雷霆万钧,气势磅礴,仿佛就要连同宇宙也连根拔起,一同带向远方。
    壶口瀑布和别的东西一样,也是有“核”的,它的“核”就在“壶口”。当奔腾翻滚的惊涛骇浪,突然跌入落差30多米深的悬崖深谷时,真是气象万千,奇景无比。这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巨大的黄色瀑布和黄色巨浪。“玉关九转一壶收”,就是古人对壶口瀑布惟妙惟肖的描绘。
    我和妻子沿着瀑布岸边一路往上边走边看,过了“壶口”,眼前便是数百米宽阔的黄河水奔腾着滚滚而来。
    稍作逗留,我们便折返而下,再看那壶口瀑布时,却是另外一番壮观的景象。眼看着黄河水在“壶口”上方,突然形成一波波巨浪,翻卷着咆哮着奔涌着腾空而起,飞溅着无数浪花飞卷着无数细雨,却突然飞入谷底,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那响声如雷贯耳如万马奔腾如山呼海啸如天崩地裂,这会儿它似乎要把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声音湮没得无声无息比拼下去。
    二游览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景观。这次来时刚好是秋天,因为上游秋雨绵绵,黄河的水量较大,壶口瀑布才能形成如此壮观的景象。
    我曾在春、夏、冬三个季节来过这里,那时的壶口瀑布却是别样的情景。春天的时候,是个干旱少雨的季节,不仅上游缺少雨水,壶口一带也是久旱无雨,这时的黄河水量大大减少,自然壶口瀑布也就显得波浪不惊,失去了往日的壮观。然而,这时候的壶口瀑布却相对清亮了许多,温顺了许多。那些随波逐流的黄河鲤鱼,时不时的跃出水面,给壶口瀑布增添了别样情趣。
    那年夏天,陪同朋友来壶口游览。也许是刚刚下过暴雨,黄河水突然暴涨,波浪滚滚惊涛骇浪,似乎要把河道挤得满满当当,一路翻腾着奔向壶口,形成巨大的瀑布倾泻而下。这时的壶口瀑布也许是一年中最壮观的,然而却也是短暂的。瞬间,暴雨停了,河水小了,瀑布也就消弱了许多。这时候,晋陕黄河大峡谷里却是树木葱茏,绿意浓浓,牛儿悠闲,马儿嘶鸣,鸟儿啾啾,使这九曲十八湾的壶口瀑布显得生机盎然。
    我也曾经在隆冬季节游览过壶口瀑布。尽管壶口的瀑布汹涌澎湃,但到了严冬季节还是要结冰的。壶口瀑布两岸形成巨大的冰挂和冰柱,近看剔透的冰柱如绚丽的彩虹相映成趣,动静相宜。远眺冰封河面,顿失滔滔,漫天的水雾中,流水夹杂着冰凌浮涌而下,构成一道道奇观。仿佛只有这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冰天雪地的世界。
    三壶口瀑布不仅有惊世骇俗的自然美景,还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我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尚书·禹贡》中只用了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这些记载证明早在远古时代,壶口瀑布就已经存在。
    古代文人墨客,在壶口曾经留有众多的瑰丽诗篇。明代一诗人写的《壶口》赞叹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明代诗人陈维藩在《壶口秋风》一诗中的佳句“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把壶口的秋景美色描绘的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清人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七回中那句“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也是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绝句。
    近代,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中那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是对黄河壶口瀑布最美的赞叹!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光未然那首《黄河颂》,就是他在抗战初期来到壶口,被排山倒海的惊涛骇浪的瀑布所震撼,回到延安奋笔写下的历史名篇:“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后来,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为此谱曲,一曲流传大江南北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奔赴抗日战场直至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史诗般的名曲《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四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壶口瀑布则是黄河之魂和中华民族之魂。人贵有一种精神。在黄河壶口瀑布一往无前的精神哺育下的吉县人民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精神,在开发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的旅游文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大智大勇令人感佩。被人们誉为“飞黄书记”的吉县县委原书记陈保堂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人们也许还记得,曾几何时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壶口瀑布,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知道和来此旅游的人几乎很少,甚至在旺季也是门可罗雀。陈保堂于1992年走马上任后,经过调查研究,大胆拍板定案,首次把开发壶口瀑布、发展旅游事业提上议事日程,并写进吉县第8次党代会和第11次人代会的工作报告。之后便紧锣密鼓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举措,宣传促销,举办活动。1993年举办的“飘鸭节”小试牛刀,成为一道独特的奇观;1994年的第一届国际漂流月,引起轰动;后来的天津勇士张志强乘密舱漂流和河北吴桥杂技团演员杨云在壶口上空走钢丝,引来大批游人……然而,一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陈保堂,并不满足这些“小打小闹”。
    1997年和1999年,他又成功策划、组织和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瀑布及当地人朱朝晖驾摩托车飞越的两次活动。从此,让地处深山默默无闻的壶口瀑布,飞出大山飞出娘子关,飞向全国和世界。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壶口瀑布门票收入竟然年年超千万。更为可喜的是,吉县26万亩的苹果也名声远播,从此一路飙红,成为著名品牌。
    虽然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瀑布的壮举已经过去十几年了,然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印象却依然历历在目。我是慕名去看柯受良飞越壶口瀑布的,意想不到的是,半路上就被堵在山腰上,几里长的大小车辆排起长龙,徒步而来的人群也挤满河槽。这种壮观现象,在壶口,在吉县,乃至在临汾、在全省和全国哪一处旅游景区何曾出现过?(夏全发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