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难忘红薯粥

2015-11-06 10:44: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有一种对粮食的情愫,它缘于我小时候喝的红薯粥。很多年过去了,只有红薯粥是我记忆中最永恒的情愫。
    小时候,家里条件艰苦,用杂碎的白面条和小米和着的饭,就是我咂着嘴唇、嚼得有滋有味的童年味道。
    为了改善伙食,母亲从地里挖出又大又甜的红薯,切成小片,再淘点碎米,掺在一起放在大锅里熬,火烧得很旺。我们兄妹的希望也如这火苗一样,遍体通红。不一会儿,揭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甜味,馋得我们直流口水。红薯粥成了那时我家餐桌上最丰富的主食。一日三餐,早上红薯粥,中午烤红薯,晚上还是红薯饭。母亲说:“红薯粥要慢慢熬,火要旺,熬的时间要适中。时间太短,味出不来,时间长了,就成了红薯饭,不太好吃。红薯粥还能治感冒和拉肚子。”那时,我年纪小,对母亲的话就如我喝红薯粥一样,狼吞虎咽,品不出其中的味道。
    在红薯粥的喂养下,我健康地成长着。后来,我被批准参军。临走那天,母亲往我挎包里塞了几个她一大早就做好的红薯。看着别人的父母给儿子送的都是白馒头、饼干和面包,我气得把红薯扔给了母亲。就这样,我把母亲最善良的愿望揉碎了。当时,母亲默默地低下头,泪流    了下来,我只当作没看见。火车开动了,我看见母亲手捧着大红薯,孤零零地被火车抛得很远……现在回想起来,我好惭愧。那时,母亲已经把她能给予我的所有爱都拿出来了,而我却如此不屑一顾。这是我一生中无法原谅自己的遗憾。
    后来,红薯粥渐渐退出了我的生活,淡出了我的视线。直到那年冬天,又唤起了我对红薯粥刻骨铭心的爱。当时,部队拉练来到了沂蒙老区,驻扎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我又饿又困,连续的长途奔波使我患上了严重的感冒。躺在床上,我全身冰冷,一直哆嗦。好客的老乡为我送来了火盆,不一会儿,一股久违的香味袅袅地升腾起来,小小的屋里充满了诱人的味道。一位大娘端来了一大碗红薯粥。她轻轻地扶起我,用小勺悉心地喂着我,笑着说:“孩子,喝点红薯粥,驱驱寒,喝了也能长力气。”刹那间,母亲的话一下子清晰起来。在微弱的灯光下,大娘细心地呵护着我瘦弱的身躯。我大口咀嚼着这久违了许久的红薯粥,体内涌起浓浓的暖意。那一刻,我明白了感动是什么,又是蕴含着怎样一种朴素的感激。
    事后我才知道,大娘家里没有鸡蛋,没有白面,她只能从地窖里拿出红薯,切成小片,熬着    红薯粥,替我 酿造出甘甜 的食粮。她有着 一颗比金子还珍 贵的爱心,驱散着我 身上的寒气,医治我体 内的病毒。那天晚上,她最 小的儿子也病倒在床上,她却 抱着我,呵护着我、照料着我,这 闪耀着的人格光辉,深深地温暖着我 冰凉的胸窝。
    面对大娘和那碗热呼呼、香甜甜的红薯粥,我对母亲生出了更多愧疚和自责。母亲朴素的话语里孕育着很多深刻的哲理,它就像一面战鼓,每一声都催促我不断成长、进步。(覃光林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诗歌】赞土地

 

下一篇: 【散文】秋韵悠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