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温暖的书香

2015-11-07 09:37: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收到《文苑》寄来的杂志,封面精致,彩图精美,打开它,纯粹,清新、智慧的文字扑面而来。看得有点累了,便以书掩面,顿时被一股淡淡的书香所包围,沁人心脾,让人身心愉悦。

    一直认为,书是有温度的,像一杯香甘鲜醇的茶,慢火煨制的一罐老汤,母亲冬日午后晒的棉花被。那是一种深入肺腑的暖,点燃人的希望,厚实、妥帖,又温情脉脉。

    我上小学时,家境不好,每次开学,我们兄妹三人的学费,是母亲最头疼的事,一般要等到开学三四天后,母亲才东挪西借地凑些钱,领着我们去报名。母亲找到班主任,讪讪地说些歉意的话,拿出手绢,打开层层包裹的钱,为我们交学费,通常是交一半,一半还得欠着,我站在一边总是局促不安,为自己的贫寒而自卑着。

    老师发新书是最让我激动的    时刻,盯着桌子上一摞摞新书一本本少下去,心也在一点点下沉,毕竟没交足学费,害怕老师扣着我的书不发,庆幸的是班主任善解人意,最终还是发了我的书。

    领到新书的喜悦无以言表,怕书弄脏、弄皱,找出准备好的旧报纸,把一本本书包上皮,然后写上科目、名字,最后才小心翼翼地把书打开,把脸埋进书中,尽情地、兴奋地呼吸着散发着油墨味的书香,一遍又一遍。仿佛这样才算解了馋。

    上初中后,随着知识的增加,我的目光扩展到形形色色的课外书。虽然当时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父母仍没有“闲钱”让孩子去买课外书,我就和一个同学结伴到新华书店蹭书看。我们装着要买书的样子,拿来一本心仪的书,站着翻阅一会儿,直到店员脸沉如水,才恋恋不舍地将书放下,过几天再来,拿上次看的书,接着看。

    上师范,有一年学校搞社会实践活动,我应聘了学校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走进图书室,面对一排排整齐的书,第一次有种目眩的感觉,就像一个乞丐面对满屋子的金元宝,不知搬哪一块好。

    那段时间,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在书香中徜徉,感受钱钟书的幽默诙谐、海明威的冷峻刚毅、泰戈尔的卓然超拔……倍感精神之至美。

    参加工作后,手头书渐多,电子书随时可读,但人却懒散了下来,再也找不到儿时读书的那份兴奋与激情了。

    如今有了一些阅历,才渐渐明白,真正能够慰藉我们心灵的,还是那温暖的书香。乔兆军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