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四角板”
于佳琪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出戏,会有许多的道具,我是70年代出生的人,对那些潮流的玩具是不敢奢望的,唯一一件不要钱的道具——四角板,陪伴我演完了人生最初的戏。它的制作很简单,找两张32开的练习纸,对折一下,再交叉叠进去,半分钟便好了。它还有一个很土的名称,叫做“宝”。
小时候我是玩四角板的高手,在学校的土坪上,几个小家伙选中一块平坦的地方,把四角板捏成凸形,潇洒又严实地罩在地上,四周不露一点缝隙。这事我往往先动手,高高抡起自己的那一只,携手带式甩出去。只听“啪”的一声,在扇起的微尘中,有两只乖乖的翻过来,按照游戏规则,它们便属于我了,我忙不迭地拾起,搓搓脏兮兮的小手,一副意得神满的样子。四角板的玩法五花八门,比如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一个圈,把对方的推出圈外就算赢,或者各自取十来只垒成高高的一堆,搁在手背上,轻轻抛起来,落在地上成三垒的,就算赢,这种玩法输赢最大,往往一次就能赢十几只。
我很痴迷四角板,那时候在农村,四角板的游戏可谓风行一时,沟垄里,山路下,树荫下,到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孩子在挥臂屡战。每天放学后,匆匆做完作业,我便一头钻入他们的堆子里,直到天黑下来,妈妈喊我回家吃饭,才恋恋不舍地收兵,由于时间过长,挥臂次数太多,右手酸痛无力,结果连饭碗都端不起来,饭后,又在昏黄的灯光下清理战果,那种感觉是很甜的。有次,我把妈妈学做裁剪的书给拆了。那种纸是彩色的,比练习纸厚,折成的四角板简直漂亮极了。妈妈知道后,心疼的不得了。
在我看来,那个小小的四方纸块,绝不亚于城里孩子的高级玩具。玩四角板对角度、力度、落点,要做到心中有底。在挥臂的同时,伴随扭腰,跺脚等一系列动作。因此,本身,就是一项很具有技巧性的体育活动。它像一个神奇的魔方,旋转着,旋转着,翻飞在精神的荒漠上,为我变幻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童真世界。
如今,很少看到孩子玩四角板了,也许,它只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烙印。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