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端午情怀

2016-06-03 10:48: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端午情怀

李凤高

  记得儿时端午节这天,我和母亲早早起床,去山野里采艾蒿,但采回来的都是“假艾蒿”。对于艾蒿,我至今难以分辨真假。“叶片比较窄的那种,一般是假的。”母亲解释说,“叶子宽一些,味比较浓的那种才是真的。”我们把采回来的艾蒿插到土屋门口的上墙角处,用于“避邪”。家乡有风俗,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会用艾叶来祈求消灾避祸。

  母亲还吩咐我顺便挖一些猪牙草和车前草,这两种野菜随处可以挖到,所以我很快就挖回来了。母亲将猪牙草和车前草摘洗干净,放到小铁锅里,填上大半锅水,就开始架火烧水。在将近开锅时,打入一些鸡蛋。过几分钟,飘着清香味的荷包蛋汤就一碗接一碗地盛上来,再加上一些红糖,放到八仙桌上,按长幼依次坐好,大家趁热连吃带喝,鼻尖上都沁出汗,心里暖暖的。老人们说:“喝了端午节的野菜汤,保你一年里都不会生病上火。”对于小孩子们而言,荷包蛋香香的、野菜汤甜甜的,还是蛮解馋的。后来我才知道,猪牙草味苦性寒,有清热、利尿、杀虫的作用,而车前草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的功效。我之前一直没想到,一个节日传统野菜汤竟然还是上等的保健妙方。

  喝完汤,接下来就是吃糯米红枣粽子。临吃粽子前,老人们先给我们这几个小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我当时年纪小,印象不深,理解不了。直到后来学习了《史记》中的“屈原列传”篇,才真正感受到这位三闾大夫感天动地的爱国情怀。

  吃了粽子,那种软软糯糯的香,久留唇齿间,回味美妙而绵长。

  如今又快到端午节了,再次想起儿时过节那种热热闹闹的氛围,我的脑海里浮现起那一段段温馨而快乐的回忆。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