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葫芦

2016-07-15 10:19: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葫芦

王永清

  夏天的院子里,有一蓬葫芦架真好。葫芦藤儿精心编织成宜人的凉棚,嫩生生的葫芦花开着,笑盈盈的,清香袭人。数枚葫芦垂挂于绿叶之中,一个个青嫩、润泽,腰身束起,又宁静又妖娆。整个小院有景可观、有美可赏,实为风雅之致。

  午后燥热,我在葫芦架下摆一张躺椅,躺在上面,一杯清茶闲散地飘着烟,或看书、或遐想,感觉凉意顿生,心身舒爽。

  或看微风里叶翻叶敛,小葫芦时隐时现,明眸轻漾,如美人。听蜂绕花蕊,嘤嘤成韵,俯仰之间皆有情趣。

  去年春天,母亲在乡下院子里种了几株葫芦,搭了一个葫芦架。刚出土的葫芦苗是嫩黄色,模样柔弱乖巧。过了几天,幼苗变得嫩绿,绿茎一个劲儿地舒腰展体,逶迤而上。很快,绿茎又悄然生出触须,如弯眉月芽,纤纤绕绕,兵分几路包抄上架,不经意间已是枝繁叶茂,让人感觉到生命蓬勃生长的快乐。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三千多年前,葫芦就婉约地挂在《诗经》里。葫芦的吃法多样,采嫩绿的葫芦,切开,肉白带青,可以清炒、腌着吃、烧汤,清新爽口。吃不完的葫芦,像削苹果皮似的,旋转切成条,一挂一挂的,放在太阳下晒成葫芦干,到了冬天炖肉吃。葫芦干略有韧性,嚼着嚼着,那自然的清香,一点点打开,悄无声息地沁人心脾。

  秋冬之时,葫芦藤儿干枯了,叶儿落光了,葫芦也由青绿变成灰白,玲珑地挂在葫芦架上。风一吹,摇摇曳曳的,有种摄人魂魄的魅力。熟透的葫芦可以做成各种生活用品。记得小时候,父亲用葫芦做油壶、酒壶。用锯子从中间一分为二,挖去中间的瓤,做水瓢、面瓢等。这些物品绿色轻巧,能用很长时间。

  葫芦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大家喜爱。在庄子眼里,葫芦可以系在腰间“而浮于江湖”。王世襄是玩葫芦的大家。他的著作《中国葫芦》,寓学问与趣味之中,点点滴滴,别有情致。齐白石大师的《葫芦图》,用浓艳的柠檬黄画葫芦、用浓淡的墨色画叶子,两者交相辉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

  去年,朋友送我一件火绘葫芦艺术品。他的葫芦画线条流畅准确,人物形态栩栩如生,有意思的是题款为“赵公明”。妻子见了这个小物件,用红绳儿系了,挂在门楣上,说可以驱灾辟邪、招财进宝、保人平安。

  葫芦,平平常常的植物,给人一种不媚不俗的感觉。它连着纯真的往昔,也装着清贫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如今,种葫芦的人很少了,但我每年仍不忘种上几株。看着它们慢慢生长,心生喜悦。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散文】乡村的树

 

下一篇: 【诗歌】夏日情怀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