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泰宁印象

2016-07-23 10:15: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泰宁印象

王三星

  听说福建有个特色独具、名声远扬的旅游小县,名叫泰宁。前不久,受朋友之邀去了一趟,所见所闻,还真不枉此行。那景象万千的丹霞奇观、峡谷曲流、山川气象,可谓得天独厚、美不胜收。泰宁就像藏在小巷深处的一坛美酒,走进巷子深处,你才能闻到它的醇美酒香,识得它的庐山真面目。

  泰宁县位于福建西北部绿色林海中,隶属三明市管辖,号称三明的“西伯利亚”。全县面积1540平方公里,人口14万。这里山多林多水多,森林覆盖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当地居民称,泰宁是“八山一水半分田”,剩下的半分是村庄和公路。

  泰宁的山很奇特。有的如云中石堡,巍峨耸立;有的似玉宇琼楼,飘渺空蒙。红色的土地、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崖,红色的沙砾岩层经风化、崩塌和雨水侵蚀,形成了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特景观,带着地球亿万年的地理记忆,连绵起伏的一路铺展开去。如果从高处望去,俨然一幅大自然挥毫泼就的山水画。因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泰宁的地貌以“中国丹霞”的名字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泰宁的水很秀丽,和山紧紧联系在一起。泰宁就横亘在一片秀水之上。山环水,水绕山。最典型的是大金湖、丹崖、方山、尖峰、石柱等,都由一池蜿蜒百里的碧水串联。

  一个晴朗的上午,导游带领我们游览了大金湖。

  大金湖位于县城西9公里处。金湖全长60公里,面积达136平方公里。湖面近40平方公里,有着“百里金湖”的称谓。整个金湖分八大景区,49余处胜景。金湖边的丹山因为有了碧水的映衬而显峻峭;丹山环绕的湖水又因为丹山的眷恋而显平静深邃。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并济,故有“天下第一丹霞湖山”之美称。游船过72峰,观36岩,眺18洞,听5泉,整个十里平湖,水波荡漾,碧绿平静,如同一面镜子,映着山的倒影。我们站在甲板上,犹如欣赏3D版的山水长卷,好不快哉?我诗兴萌发,口占一首:大金湖畔逍遥游,碧水悠悠笑声稠,满眼美景收不尽,乐不思归佇船头。

  游大金湖,三次停船顺便游了三个景点。

  第一次停船游览了甘露寺。据传说,北宋年间泰宁县第一个状元叶祖洽,为当年母亲在此求子许愿践诺所建。离船登岸,远远望见青山岩壁露出丹红色彩,木质结构的建筑腾于半空,有如天外飞来落于此处。走近细看,有一双手合抱的红木柱子插地而起,支撑着整个寺庙。崖壁即是穹项,不假一砖一瓦,大殿依岩洞层叠建有三层,做工极小巧精致,不由让人发出惊叹。

  第二次停船穿越了“一线天”。国内名山有“一线天”的景点多不胜数,但大金湖的“一线天”别有风味。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沿着石阶踏入一个逼仄石缝,人挨人手牵手往上攀登。头上滴水丁冬,脚下路滑难行,越往上攀登,天空变得越窄,往上看只有一线天。最窄处一片黑暗,只容一人通过。如果有人胆怯害怕心生惶恐也毫无退路。所有人只得侧俯身躯、手脚并用,扶着湿漉的岩壁小心翼翼慢慢前行。当你气喘吁吁筋疲力尽、不知何时是尽头时,却突然峰回路转,石开日显,让你惊喜得手舞足蹈起来。这一路经历的好奇、艰险、恐惧、绝望、坚持、豁然开朗……还真让人悟出了人生哲理。

  第三次停船游览了白水际瀑布。白水际瀑布悬挂在两山中间,倾泻而下,水雾渺渺,水声隆隆。远远望去仿佛山间一块长长的白稠垂入潭中,一道彩虹直挂天际,煞是好看。我们坐在瀑布边小路上小憩,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阵阵清凉。观看完瀑布,我们又跟着导游走进山寨,观看了抛绣球、抢新郎的民俗表演。和我同行的一个朋友还被绣球抛中,当了一次“新郎”,同“新娘”入了一次洞房。但“新郎”不能白当,是要向“新娘”付小费的。

  第二天下午,天下起了蒙蒙小雨,根据导游的建议,我们冒雨游览了拥有“华东第一漂”美誉的上清溪峡谷漂流。如果和武夷山峡谷漂流相比,武夷山漂流是大家闺秀,上清溪漂流则是小家碧玉。

  上清溪静静藏在泰宁西北的深山之中,若不是来到泰宁,还真不知道世上竟有这样如梦般扑朔迷离、如诗般隽永凝练、如画般宁静幽远的溪流。我们自由组合,六人一组,穿上救生衣,乘上竹筏,每人坐一个小竹椅,两个操着闽北口音的中年艄公,每人手拿一根橹杆。一前一后站立船头船尾。前者把握方向,恰似撑舵人,后者用力撑水,负责前行。一根长长的橹杆东指西点,运用自如。我看到两边临水的岩壁上时隐时现的一些小凹坑,这都是艄公用尖尖的橹杆撑船留下的印记。水到平静处,艄公会饶有趣味地跟游客讲起沿途的景致和趣闻轶事,讲到高兴处还会扯起嗓子吼上一吼,山谷里回声哇哇,乐得我们开怀大笑。竹筏绕过急流,低头看到浅滩处有鱼儿游过;抬头看到天穹中有苍鹰盘旋。峡谷两边岩石上藤蔓缠绕着古树,红色、黄色的野花从岩石缝里探出头来像是向你问好,天空中飘着的毛毛细雨又像是为远来的游客洗尘纳福。不经意间突然一个急转弯,激起了一片片浪花打湿了你的鞋袜,亲吻了你的脸额,引来一片惊叫声。正是峡谷笑声啼不住,竹筏已过万重山。

  泰宁大峡谷堪称样板。第三天下午,我们游览了“寨下大峡谷”。这是一座丹霞地质公园。毫不夸口地说,如果要给世界上地质公园设一座样板区,非寨下大峡谷莫属。它的独特处在于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风貌在这里纵横交汇,自然形成了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在导游带领下,我们顺着一条古树掩映的小路行走,路两边是小溪竹林,竹林背后是红色丹霞山体的悬崖峭壁。峡谷悠长蜿蜒,看不到尽头。沿栈道漫步,仰头望去,岩壁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千洞百孔,如点点繁星悬挂在天穹,导游说这叫“天穹岩”,是“湿涨干缩”形成的。看着岩壁上一个 个大小不一的洞穴,不由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翻过一段山路,山体像是被巨斧劈开,呈现山崩地裂之势,凌厉逼人。徒步峡谷,仿佛在穿越一条时空隧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走到尽头就返回了。

  泰宁建筑古朴典雅。

  泰宁作为一个山区小县,不仅以山水取胜,人文底蕴也很丰厚。在面积不大的城区里,到处是白墙黑瓦、飞檐翹角的徽式民居。其规划统一、风格各异,在当今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中很难一见。“尚书第”就是代表之一。

  尚书第又叫“五福堂”,是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第,是一座典型的泰宁传统“三厅九栋”建筑。占地5400平方米,雄伟庄严,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瑰丽多姿,十分大气开阔。这座中国古建筑高端水准的恢宏之作,堪比茫茫沙漠里凸现万丈高楼,令人不得不对这座小镇所蕴藏的历史厚度刮目相看。然而岁月终将洗去繁华,墙体上斑驳脱落的水印,梁柱上退色的油漆,更显现出一种厚重的沧桑。在泰宁人们传颂着“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故事。据说,自唐以来,泰宁出过54位进士,104位举人,堪称状元故里。

  泰宁是一座生活慢悠的城市。泰宁人钟情“山林渔稻之乐”,民风淳朴,空气清新。漫步泰宁古城大街小巷,可见乐山乐水的仁智,感受古韵犹存的魅力。生活在泰宁,像泰宁一样地生活,将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

  愿泰宁的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