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魂
翟信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异乡,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天贫病交加,对随从说:“被迫避难在国外,漂泊流亡十九载,颠沛异乡实无奈,云开雾散时日待。”随从介子推看着公子重耳饥寒交迫,疾病在身,说:“转辗异地受凄苦,断炊绝粮君病笃,微臣无悔愿割股,早日归晋入朝府。”介子推说完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献给了公子重耳充饥享用。
后来,在秦国帮助下,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被称为晋文公。在朝堂上封赏有功之臣,封官赏嚼完后唯独不见介子推,说:“流亡数载晋国归,面南北坐朝堂威,封官赐嚼臣显贵,少了忠良介子推。”介子推不愿接受恩赐封赏,此时带着老母隐居绵山,不肯出来,说:“君王而今坐朝堂,别离归故伺奉娘,高官富贵抛一旁,母子隐居绵山藏。”
晋文公派人寻找,山高林密,难以找到。只好让人在山下三面放火给介子推留一出山之路,逼介子推下山。大火烧了几天几夜,树木烧尽,野草燃完,还不见介子推踪影,再次到绵山寻找,只见介子推母子抱着一颗柳树被烧死了。
这正是:“割股奉君一贤臣,绵山母子抱柳焚,青山不老留忠魂,精神高贵传后人。”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