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书香
谢云波
学校启动了“书香校园”活动时,有个学生就问我:“老师,‘书香’是不是油墨香?”我告诉学生,书香是一个很典雅的词,有着美好的内涵,它指读书的一种风气、习尚和精神。
据说,“书香”最早的由来源于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芸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芸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书香是温润的,给人一种贴心贴肺的暖,与书香相伴的每一个晨昏,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时光。在家里,每一个周末的清早和午后,或泡一杯清茶,或冲一杯咖啡,或坐客厅沙发上,或坐窗前茶几前,随手打开一本书,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读着一行行清新、睿智、平实的文字,我的心灵变得澄澈与明净。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被书中伟大的母爱所感动,作者说:“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的文章不仅让人学会了感恩,更培养了人正视命运的勇气。
我的书架上还有一本《浮生六记》,语文书中有一篇《童趣》出自其《闲情记趣》篇。晚上无聊时,我会翻一翻,体会文字的幽雅细腻,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古典诗词,更是我的至爱。一打开书来,便进入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空间,仿如在炎夏纳凉、冬夜围炉、早春游园或仲秋赏月。得闲便翻看几首,寻求那份物欲之外的宁静、流俗之上的单纯。
作为一名老师,更多的时间是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在书中感受中华经典教育的绕室清香。我常常掩卷沉思,感悟教育事业之神圣,领略教育艺术之美丽,反思教学策略之丰富。书籍犹如知己,给了我编织梦想的勇气,给了我追逐梦想的翅膀,给了我完善人生的智慧,成为我生命中历久弥坚的一份挚爱。
三毛曾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只有心灵充满清雅,方能品味人生的乐趣。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物欲时代,我要感谢读书这个爱好,是它滋养了我的性情、陶冶了我的情操。如今,不知不觉我已近中年。回望过去,感觉真正能够慰藉心灵的,还是那温暖的书香。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