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凤凰城
夏全发
离开张家界踏上到凤凰古城征程时,天正下着暴雨。因铁路被冲毁,只得乘大巴前往。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大部分走的是高速。湘西大地是神秘而美丽的,一路上山连山,没有个尽头;一路上水连水,九曲十八弯;一路上树连树,郁郁葱葱。乘务员老戴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一路上不断地向大家介绍湘西和凤凰古城的故事和风俗,引得我更加向往那座古朴神秘而美丽的小城。当我真正亲近凤凰古城的时候,还是令人惊叹不已!
渐渐地,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出现在眼前。凤凰古城兴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莉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老板娘指点着对面的一座山,说山像一只凤凰展翅,故名为凤凰城。原来老戴婆娘就开了一家临江客栈,条件不错,也还便宜,我便住了下来。
因刚刚下过小雨,到处都显得湿润而清新。沿沱江走了一段,老板娘便带着我走街串巷起来。走进凤凰,仿佛走进一扇历史的屏风。那被前人踏出一长溜凹痕的石板路,那仿佛在风雨中飘摇却始终安如泰山的吊脚楼,那沉默中透出稳重,平和中包含威严的城楼,那据说能挥洒丹青吟诗作对的荷锄老翁,那浑身银光闪烁且能发出银铃般笑声的清纯苗姑,乃至于那星星点点的“眺岩”、辘辘转动的水车,一切的一切,都无不使我产生时空的幻觉。是从现实走进了梦中,还是从梦中走进了历史?这就是凤凰,她可以使你深深地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她可以使你一见钟情而终身不忘,她可以使你抖落现代文明沉重的物质负荷,复归心灵的静谧!
还是让我们一点一点地走进凤凰古城吧!
凤凰古城的街道十分狭窄,街道两旁建筑古朴典雅,完全是江南水乡那种砖木结构。脚下是石板小路,踏上去发出阵阵哒哒的声响,仿佛悦耳动听的鼓点在为你伴奏。
已近夜晚时分,沿街店铺华灯初放,形形色色的小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曲里拐弯的小巷,如一条历史的小河,让以青灰色为基调的悠悠古韵永不停歇地从两边渗透出来,从中间流淌起来,然后去弄湿每一个涉足者长长的思绪。
老板娘带着我走进镇芉阿牛血粑鸭小店,店主人很热情地与老板娘交谈着,并向我推荐血粑鸭这道凤凰古城和湘西地区最具特色的菜。
沿着曲折的小巷又走了一段路,老板娘把我带进一家姜汤小店,店主人让我尝了姜汤,还真是好东西。走着走着,偶遇卖西瓜的小贩,拳头大的本地西瓜,鲜红鲜红的令人垂涎欲滴!路过熊希龄和沈从文故居外的小巷,老板娘说晚上那里已经闭馆了,今晚先记住路,明天再参观吧。穿过古老的西城门,来到文化广场,只见许许多多的人在那里跳舞、游玩,热闹非凡。不一会儿,我们便走到尽头,一天的旅途奔波,我真还累了,把一切都留给明天吧,便跟着老板娘返回客栈。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在苗家小饭店吃了碗牛肉米粉,便向凤凰古城走去。路过一家土家族织锦店的时候,我还是被那个美丽的织女及精美的织品吸引住了。土家族织锦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色彩艳丽,编织精细,质地厚实,经久耐用,具有浓郁古朴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土家族特色。只见织女正聚精会神地劳作着,好像丝毫不在意有没有客人。精美的织品整齐地挂在小店墙壁上,似乎在等待着顾客挑选。
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东门城楼,我便驻足观望起来。凤凰古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高高耸立于街头闹市,好像四个通道,把整个古城串连在一起,成为凤凰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门城楼位于沱江南岸,东正街东侧,谓之“升恒门”。元、明为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改为砖城,清康熙五十四年改为石城。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城楼高11米,大门上方有枪眼8孔。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角,显得雄伟壮观而古朴沧桑,见证着凤凰古城苍苍茫茫的历史变迁!
大概9时许,导游带着我们来到沱江一游。只见江面上人流熙熙攘攘,拍照的,嬉闹的,显得情趣盎然。有趣的是过江时,一高一低两座木桥,男人走低桥,女人走高桥,说是尊重女人,女士优先嘛。可见在凤凰古城,女人的地位是很高的! 少许,我们便登上乌船,开始泛舟沱江。七八只小船,顺流而下,艄公们不时喊着响亮的号子,游人们则嘻嘻哈哈吵吵闹闹着,不知那两位竟一唱一和对唱起情歌,惹得大家更加亢奋起来。
下船后,我站立于江边,只见沱江轻柔,清亮。似乎每一天,她都配合了悄然而至的晨曦,徐徐展开沿江美丽的画卷,从无懈怠;每一天,她都为小城清洗着清丽的容颜,任淡淡的污垢从身上流走,毫无怨言。吮吸着沱江甘甜的乳汁,凤凰城,越长越美!
站立于沱江岸头,一道亮丽的风景出现在眼前:沱江两边的吊脚楼高高矮矮的挺立于江边,虽然颤颤巍巍,却坚强地临崖站立着。楼内,“临危不惧”的人们仍然温馨地笑着,把酒临江,畅叙家常。江水从脚下远去,风雨被挡在窗外,“危楼”竟如苗家汉子般坚韧不倒!
在导游的引导下,游览了杨家祠堂和熊希龄故居,因为同为文人的缘故,我特别看重有“乡土文学之父”美誉的沈从文故居。这座故居位于凤凰古城中营街10号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四合院是沈从文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购买旧民宅拆后兴建的,前后两进,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八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
故居墙壁上悬挂着沈先生的旧照及钱伟长所题“人生朝露,文学千秋”的条幅,高度概括了沈先生的身世与贡献。故居还陈设着沈先生当年用过的留声机、桌椅等物件,虽然已经陈迹斑斑,却真实记录着这位文学大师成长的足迹,令我们这些后辈十分敬仰!
后来,在参观万寿宫的时候,我特别钟情于黄永玉这位从凤凰古城走出来的著名画家及画作。因为他这位与沈从文表甥舅关系的两个文坛画坛大师,凤凰古城才走出古城走出湘西而闻名于世熠熠生辉!
穿凤凰古城奔流的沱江上,还有一道奇观,就是黄永玉先生捐资1100万元并亲自设计的风、雨、雪、雾等4座宏伟壮观的大桥,不仅为古城和沱江增添了绚丽的风采,更彰显了这位国画大师对家乡的一片拳拳报恩之心!
凤凰古城正是有了这些优美的人文故事,才显得越发的深沉与悠远!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