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秋诗里思乡情

2016-09-10 09:36: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中秋诗里思乡情

于子锋

  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捧读一本诗词,徜徉在唐诗宋词里,感受诗人们对明月而抒发的思乡情怀。以至于自己在月圆的夜晚,思乡的情愫越发的凸显。同是一轮高悬的明月,在他们笔下,却有不同情怀,月之姿态亦风情万种:端庄妩媚,玲珑纤巧,清朗如水,迷蒙如梦……

  在历朝历代中,要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咏月诗数量最多,诗人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月下独酌》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表达了诗人远在他乡那种烂漫天真的个性和寂寞时的浓浓思乡之情。还有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云揽明月”,诗人的满腔豪情、壮志凌云、博大胸怀袒露无遗。孟浩然《宿建德江》的“野景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哲理深刻,耐人寻味。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触景生情,勾起了诗人两地相思之苦和深深的怀远之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及《春望》“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深深地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妻室的思念之情。情由景生,借景言情,可谓奇巧而别致。

  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片深切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在古代咏月诗中最长的要数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中秋月长句》最长“中秋旧节年年谙,今夜孤身向水边。红光映染漫江透,两岸灯火红遍天。江岸野火三日绝,千里喧嚣话管弦。可怜今秋空无月,一晌冷清共独眠。泪眼对天长叹夜,何处更声念留连。旧时凄凉愁文章,今朝凭栏忍向看?遥想前年清秋节,伊人燕尔长相伴。彼此文章互击节,瘦影清削相顾怜。同行并骑共缠绵,此情一去复西边。晃眼东天初露白,冷月寒星相偕还。今日孤影对青天,万状霜秋何惨淡?心归千里长戚戚,魂随江水梦婵娟。一杯江水酹江月,北斗银盘皆不见。往日人月可相随,今时冷落对轩辕。月共人心常相异,何必回首望阑珊。举杯长叹问青天,低头苦泪透青衫。惟有独酌遣愁怨,故人千里望团圆。”全诗共34句,238字,堪称一绝。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虽只十字,可情悠悠、爱悠悠,蜜意浓情,尽嵌其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是张孝祥的词句,其境界竟使他“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东坡在《水调歌头》的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既隐隐透出了诗人的丝丝愁苦,又豁达开朗地表现了诗人那种不为离愁别绪所束缚的乐观主义精神。陆游的“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升”,却婉转地表达了自己超尘脱俗而寻求光明、恬淡的高洁情怀。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散文】中秋遐思

 

下一篇: 【诗歌】献给老师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