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童年奇遇

2016-10-14 11:13: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童年奇遇

加海水

  初遇金钱豹

  我的老家是乡宁县尉庄乡桐上大队椿卜凸村。九岁那年,我跟爷爷在曹家界沟里放羊,一百多只羊从沟口进去,边吃草边往前移动,小羊羔们三五成群地在沟坡上跳,边吃草边撒欢。爷爷在羊群前面北边沟畔暸望着,身边卧着一条大黑狗。我和邻村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子照看羊群。突然,发现身下面的沟底里有一个东西在羊群里扰乱,我俩就同时吼起来:“狼!”大黑狗听见了,很快就蹿到跟前,一个庞然大物跃上了对面坡上,它头大大的、背平平的、腰圆圆的,身上有许多小碗口大的圆形花纹图案,金黄发亮,拖着一条长而蓬松的尾巴,从头到尾有一丈多长。狗往前一撵,那庞然大物转过头来,龇牙咧嘴。狗看到它不敢靠前,吓得跑出老远,片刻,那庞然大物慢慢地钻到后沟里去了。

  爷爷说,这是人们常说的“金钱豹”。这是我唯一见过的野生的金钱豹。

  恶狼挠了我一把

  夏季的一天,我跟二叔父去芦凹山上放羊,太阳快下山了,我在前面赶着牛驴,叔父在后面赶着羊群往回走。回家要经过枊岔沟一段路,路两边是一丈多高的荆棘林,树冠几乎缠在一起了,中间是狭窄的羊肠小道。走着走着,旁边猛然冲出一只恶狼,羊群一时受到惊吓,直往前跑,一下子把我涌倒,肩膀上搭着的衣服也被抛到树梢上,羊群从我身上踏过去,狼蹬在我身上,一爪子在我脊背上横着挠出了三、四条长长的血口子。我跌跌撞撞地去找叔父。叔父见我的衣服在树梢上挂着,却不见人,更着急,边叫唤边跑着寻找我,羊乱窜,驴仰着脖子叫,乱成了一团,或许是这个阵势,把狼给吓跑了,我才有幸没有受到更大的伤害。叔父找到我,赶紧在地里拔了几棵刺棘草搓揉出汁液,敷在我的伤口上,血止住了,我也不疼了。我们把羊和牲口赶到一起,查点后,羊没有少。

  山林里的狼大小与狗相似,较瘦,嘴巴长而尖,眼睛立长着,头顶上竖着两只尖耳朵,一身灰色的毛,尾巴常吊着,是一种狡猾凶残的野兽。

  外婆做的山猪肉

  农闲季节,母亲常带着我到尉庄乡辛家湾村外婆家小住。这一带山猪很多,时不时能看到它们在山坡上出没,山猪有长而坚韧有力的鼻子和嘴巴,能拱倒一棵大树,耳朵不大,皮特别厚,毛是棕灰色的,鬃毛粗长而坚硬,腿较长,大山猪有二三百斤重。每年秋季玉米成熟的时候,大山猪带着许多小山猪,蹿到一大块玉米田里边拱边吃,又踩踏,把庄稼地弄得一塌糊涂。人们很气愤,因此,每家都备有几把铁叉。秋末,山猪正肥,舅舅和村里七八个年轻人结伙,拿着铁叉,带着两三条狗去打猎。狗在树林里嗅着,钻来钻去,发现了山猪就围住叫,人们闻声赶到,手持铁叉慢慢靠近,严阵以待,一声令下,一齐刺向山猪,将其控制,然后用木棒或斧头猛击头部,使其毙命。若是小山猪,就将它四条腿捆在一起,砍一根木杆插在腿中间,两个人抬;若是大山猪,就把它的前腿和后腿分别捆住,用两根木杆四个人抬。回来后把猪皮剥掉,剁成若干块,每家分得一些。

  外婆用清水把肉洗干净,切成枣子大的块,在锅里放些素油,再放些食盐、葱、蒜、花椒粉等佐料,倒进肉块,用铁匙翻炒片刻,再倒点酒,一会儿锅里的肉炼出不少猪油,继续搅,直至煎炒得熟透,即可出锅。盛上一盆,放在炕桌上,大家围坐一圈,好好享受一顿香而不腻的野味美餐。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今,已经成为我童年里最有趣的一段回忆,每每想起,记忆犹新。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