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柿子树

2016-10-28 11:44: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柿子树

刘卫涛

  我的老家有三多:山多、沟多、树多,尤其柿子树多。

  每年到柿子成熟时,老家的房前屋后,到处都能看到挂满枝头的柿子。一场场秋霜撒过之后,柿子树的叶子全落了,就剩下满树的柿子挂在枝头,远远看去,就像一颗颗红色的琉璃蛋子。

  老家的柿子品种很多:有大个的水花、帽盔、风柿、干柿、半夜甜等等,小个子的有火鬼、火晶等等。这些柿子名字的来历,都是村里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

  但这些柿子都各有特点:水花柿子早熟、水大,容易软,稍熟了就落了,但它特甜。风柿是做柿饼的首选,核小,容易掉枝。帽盔干柿多用来做柿饼。“柿爪子”就是把那些小柿子用夹杆带枝夹了下来,绑成一大串挂在屋檐下风干,变软、变甜再吃。柿子醋是家乡特产,是送亲朋好友的佳品,只有贵宾才能得此礼物。常有旅居海外的人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走时不带别的,就要带一桶柿子醋、两把老家的手工挂面。

  小时候,生活艰苦,我经常饿肚子。只要一放学,我们一帮小伙伴就偷偷爬上树去摘柿子,不等柿子熟就摘了下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柿子偷偷埋在河边的沙子里,做了记号,过几天就去刨出来尝尝,再过一天就又去尝尝。长大了,我才知道,沙子里永远也暖不甜柿子。

  暖柿子是一门手艺。村里妇女都能暖柿子,将柿子暖得颜色漂亮,而且不带涩味。暖柿子就是将柿子洗净,放入加满温水的锅里煮上一夜,水里边放些玉米芯子,再加一些碱面。水温要合适,水温高了就很难看,就再也暖不熟了;水温低了,吃着一股涩味。第二天早上,柿子刚刚熟了,不仅仅颜色油光鲜亮,而且吃起来可口,拿到街上常常也很抢手,卖一笼柿子常常能顶一个好工匠一天的工钱。

  这些年,老家的山岭上全是柿子树。一到秋末,满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就剩下枝头上的柿子,有的都熟落了也没有人摘。只能眼看着满树的柿子招来满树的鸟儿,在树上打闹着。

  如今,看着依然挂在阳台外面的两个柿子,我再一次想起老家的柿子,想起在柿子树上玩闹的儿时岁月。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