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情
郭华悦
母亲年年熬腊八粥,年年送人。
早些年,对于母亲熬粥送人的举动,我确实有些看不上眼。在我看来,如今的人生活都好了,谁也不缺那口吃的。要送,就得送些上档次的。
不只是我,身边的朋友们,也大多这么想。彼此之间,难免礼尚往来。太家常的,谁敢拿出手?不管礼物是不是高档货,最起码包装得好看大气,这才敢拿来送人。
可一向没啥坚持的母亲,在这事上,却特别固执。任由我年年数落,可母亲每回总是点头说是,下一年的腊八却又照旧熬粥送人。
直至前阵子,看母亲又蠢蠢欲动,打算采购食材熬腊八粥,我不禁抱怨了起来。可听着我在一旁絮絮叨叨,母亲却说,你也不看看,我送的都是什么人?
这话,令我不禁一愣。
可细细一想,方觉出其中的特别。确实,每年腊八,母亲送粥的对象,都是一些颇为亲近的亲友。而一些平日里疏于来往的,母亲每年若是送礼,绝不送粥,反倒是一些正儿八经的体面伴手礼。
想到这里,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一刹那,我有些明白了。对于母亲来说,越是亲近,越无需客套。撇开虚伪的应酬,把自己最真实的心意表达出来,这是母亲的想法。
母亲说,那些送粥的对象,不是多年的老姐妹,就是走得近的亲戚。越是这样,越得送花心思的。你那些所谓的礼物,反倒见外了。
我突然羡慕起母亲来。区区一锅腊八粥,就能维系着两端的情,那便是最温馨的事儿。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心间的澄明,往往与物质无关。此时此刻,内心的宁静往往来自于一颗颗相知相惜的心。而那些觥筹交错、礼来礼往的礼节,总让人在喧嚣之余,觉得少了点什么?
再想想自己,身边那些所谓的朋友中,有几个是可以无所顾虑,用腊八粥代替那些所谓包装精美的礼品?脑中过滤了一遍,竟一个也找不出来。
能欣然接过腊八粥的人,必是懂你的人。细细风,斜斜柳,两人相对品粥,闲话家常。粥无铜臭,却有馨香。喧嚣红尘中,大多是来来去去的过客,不会有什么人为你停留。一锅腊八粥,其实就是一束邀请函,邀你走进一个内心的缤纷世界。而这个世界的风景,唯有那些惺惺相惜的知己们,才能领略与欣赏。
这样的风景,母亲早就懂了。而我,至今才明白。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