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西欧掠影

2017-03-04 10:46: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西欧掠影

刘新德

  2016年6月下旬,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任教的女儿刘津,应邀去德国柏林参加学术会议,她带着我和她的女儿宁宁、外甥女喜喜一同去旅游,女婿孟照钦从美国随后赶到法国巴黎,和我们一起游历了西欧。

  柏林

  6月21日,我们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历时十多个小时,到达柏林。

  柏林,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地处欧洲中心。早在13世纪就是贸易重镇,17世纪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战后分为东西柏林。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也是德国标志,位于柏林市中心。建于1791年,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沙岩建筑,门顶上是张开翅膀的胜利女神铜像,她驾驶四轮马车,手执的权杖上有展翅鹰鹫,象征着战争的胜利。它见证了德国历史的兴衰。东西德分裂时的柏林墙就竖在城门的西面,勃兰登堡门的南面是波茨坦广场,这里很早就是柏林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但二战和柏林墙曾把这里变成了布满地雷的荒芜之地。如今,这里摩登大楼林立,商店、餐厅、咖啡馆、电影院、观景台,星罗密布,人流穿梭,一片兴旺景象。

  柏林墙,是东德修起的“反法西斯保护墙”,作为一道政治墙而闻名世界。

  我们参观了有代表性的三处墙:查理站、柏林墙博物馆、“东边画廊”。最著名的《兄弟之吻》,是苏联勃列日涅夫与东德昂纳克的拥抱亲吻,令人啼笑皆非。柏林墙真实地镌刻着一个民族痛苦的历史伤痕。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不久东西德统一。如今,柏林又回到历史性的鼎盛时期,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激情四射、美好无限。

  在柏林共逗留4天,还参观了国会大厦、总理府等景点,感到这座世界名城和生活在这里的400多万德国人,朴实无华,平淡不张扬,平静不喧嚣,平实不奢侈。德国人,对二战纳粹罪行,国人共愤、同仇敌忾,上到政府总理曾下跪谢罪,下到平民百姓声讨法西斯,显示了这个民族的伟大和优秀,但与此相反的亚洲日本,在二战中犯下了滔天罪行,至今不认罪不悔改,安倍之流的军国主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善良的中国人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务必提高警惕,严防军国主义再祸害世界。

  巴黎

  从柏林飞往巴黎,机票很便宜,每人80欧元。女婿孟照钦,从美国直飞巴黎,在这里与我们会合。

  巴黎圣母院,因雨果《钟楼怪人》小说改编的《巴黎圣母院》电影,早已名扬天下,这次我从电影中来到现场,很欣慰。这座由巨石建筑起来的教堂,闪烁着法国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堂的广场挤满排队的游人,鸽子在人群中飞来飞去。

  卢浮宫,位于塞纳河的北岸,是巴黎的心脏,建于1204年,占地198公顷。卢浮宫是世界最大最著名的艺术宝库,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宫中藏有世界艺术珍品20余万件,展出仅3万件。其中,《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像》被誉为“世界三宝”。宫前的金字塔玻璃入口,是华人贝聿铭设计的,景观独特,气势磅礴。游人争相与之照相。我也与之和“三宝”分别合影,以示“到此一游”。

  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于1661年动工建造,其奢华富丽和充满想像力的建筑设计闻名世界。馆内一室展有重要人物雕像、精美壁画,二室展有皇帝用品,三室展有巴黎二百年的历史。

  凡尔赛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兰西皇家大花园,讲究对称和图案感,园内的草坪、水池、喷泉、林荫道和各种雕像,都别具特色,法国人骄傲地认为凡尔赛花园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园。我们在花园里休息欣赏,心神愉悦。

  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设计,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巴黎国际博览会而建。塔高320米,重达8000吨,塔楼分三层,一、二层有餐厅,咖啡座,三层是眺望台,晴天可看到70公里以外。参观铁塔那天,埃菲尔铁塔部分员工要到巴士底广场参加游行,因此登塔临时关闭。望塔兴叹!凯旋门,位于巴黎戴高乐广场中央。拿破仑为纪念打败俄奥联军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22米,墙面有大型战争浮雕组:《出征》《胜利》《和平》《抵抗》,门内镌刻着跟随拿破仑远征将军的名字和战争史。“门”下还埋着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凯旋门雄踞市中央,以“门”为中心,向市区修通了12条大道,呈放射状,形似星光四射,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塞纳河、香舍丽榭大街,巴黎的景点多如繁星,无处不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巴黎集古老、优雅、时尚、奢侈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浪漫之都、美丽之都,每个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世界上独特的魅力。

  特里尔

  在巴黎游览4天后,6月29日,从巴黎坐两小时汽车到卢森堡,再乘坐30公里火车到达德国的特里尔市。

  特里尔,是马克思的故居,到欧洲不到马克思的故居,来看看马克思,会终身遗憾。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这是一座巴洛克式灰白色的三层小楼,淡黄色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典型建筑。始建于1727年。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这座楼里。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父母共生育9个儿女,其中4个儿女夭折,马克思排行老三。马克思和燕妮是儿时的邻居,燕妮是贵族小姐,又是全市的美女,比马克思大4岁。他们私订终身,于7年后的1843年结婚,相守一生,共生育7个儿女,有3个夭折。他们在贫病交加、流离失所中诞生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故居馆展出了大量物品,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家庭和同时代的历史和人物,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收藏了马克思著作的初版本、亲笔书稿书信和照片。每年从遥远的东方来这里的中国人有十万之多,我作为十万分之一,甚感骄傲。我在博物馆留言簿上,即兴留言一首:“信仰老马数十年,今朝来到故居前,坚定主义永不变,誓为真理作贡献。”在距离故居不远的西蒙街8号,有座二层楼,在马克思一岁半时,全家为避免环境嘈杂搬来这里居住,马克思在这里度过了近二十年的青少年时代,留下了与燕妮“青梅竹马”的佳话,马克思到波恩和柏林读大学才离开这里。这是马克思家的私有房产,是“真正的故居”。

  参观了这两处“马克思故居”,我思想里泛起涛涛波浪,久久难以平静,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一百多年来,同样都是学习他的著作、高举他的旗帜,历史上却出现了“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社会主义、修正主义,近代又发生了苏联瓦解、东欧剧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弄通、弄懂马克思主义。

  近年来,马克思越来越引起全球人们的关注,英国广播公司举办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荣登榜首,爱因斯坦名列第二名。全欧乃至全球的“马克思热”,说明了马克思在人们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科学巨匠”。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在古稀之年,能亲临马克思的故居瞻仰拜谒,心满意足,不枉此行。

  离开了德国特里尔市,我们又先后游历了意大利和梵蒂冈两个国家。

  比萨斜塔、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米开朗琪罗广场;罗马的真理之口、特莱维喷泉、斗兽场、凯旋门等景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真理之口,倡导说真话;特莱维喷泉,精美绝伦的扬水艺术;斗兽场,昔日猛兽与奴隶相互斗杀,同归于尽的惨烈悲壮;凯旋门,胜利者的炫耀欢庆;古罗马遗址,万城之城悠久辉煌的历史,满眼都是沉淀的遗迹,满眼是历史的延展,满眼都是艺术的凝聚。意大利游历的见闻,令我久久难以平静。

  7月4日,西欧之旅圆满结束。西欧之旅,是一次亲情之旅、追思之旅、开怀之旅,所见所闻,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