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晋都春深深几许

2017-04-15 11:17: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晋都春深深几许

潘文军

  曲沃厚重的历史以及根植于历史之上的晋国文化,是在那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的成语典故之花。
  
  “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曲沃县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素有“三晋文化源头”和“地下博物馆”之称。特别是曾两度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曲村——天马遗址考古发掘出来的礼器铭文等一系列实物证据,有力证实了曲沃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所在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不慎误入晋园,走进位于曲沃县城东区中心地带,东临如意路,西接吉祥路,南依贡院东街,北靠城东大道的城市公园,并且沿着晋水桥、晋国宫、文公舫、晋国街悠然漫步,四处回眸,晋文化的温暖不知不觉地打通了我的经络,抵达了我的肺腑,我眼前接踵而至的不再是生硬的古代铜、玉器、纹饰,不再是冰冷的仿古建筑和亭台楼阁,而是一种穿透灵魂的春天的感觉、文化的味道。
  
  园中的游人不算很多,三三两两的,总会在一些雕塑和碑牌前驻足很久,所有的人都神情专注,仿佛面对春天的花朵和花朵般的春天,不知不觉之间在春天的滋味和文化的盛宴里陶醉。
  
  “妈妈,这个人为什么睡在车子里?”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指着一尊雕塑,奶声奶气地问。
  
  年轻的母亲蹲下身来,指着草地上的雕塑,认真地对孩子说:“宝贝,这是我们家乡一个流传已久的晋国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晋公子重耳,就是睡在车子上的那个人。”母亲给儿子讲故事,儿子听的津津有味。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发人深省的成语典故,就那么不经意地触动了人们心灵之内最柔软的部分,在幼小的思想里打上再也消失不了的烙印。
  
  孩子一天一天在长大,故事一天一天在传承,晋国文化的精髓随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春风化雨,生长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
  
  在晋都曲沃,有出自于晋国故事的成语典故雕塑,有非常醒目的晋国廉政故事宣传版面,有演绎晋国传统文化的八大景观,有传承晋国成语典故的情景戏剧,晋国文化在长期的沉默之后破茧成蝶,以飞翔的姿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这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那些独具一格的载体本身,而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和一种信仰,是历史的回声中经久不息的民族气概、民族魂魄。
  
  现在,曲沃的大街小巷,都回味着晋国成语典故的余香,百姓的房前屋后,都倾注着对晋国成语典故的热情。不论在机关还是在学校,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很少有人不知道与晋国有关的成语典故,随便与他们聊上几句,就会有成语典故脱口而出,成语典故慢慢成为了曲沃的城市符号、成为曲沃的城市名片、成为曲沃人呼之欲出的晋国文化气息。
  
  有一天,我的晚餐选择在曲沃一个不大的街头小店,面积大约十几平方米,几张桌子,一些陌生的面孔。令我惊异的是,饭店的墙上悬挂着晋国成语典故,食品包装上印着晋国成语典故,店老板也出人意料地讲几个晋国成语故事活    跃气氛,我终于知道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对于有些人来讲或许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出于对故乡传统文化的敬仰,文化早已是曲沃人一日三餐、是曲沃人的衣食住行、是曲沃人生命中不能放弃的粮食和水。
  
  因此,在曲沃,有一批矢志不渝的专家与学者一直致力于晋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坚持不懈地在文字里行走,走得异常艰难,走得高风亮节,走得超凡脱俗。在一次晋国文化成语典故的研讨会上,一位已经87岁、德高望重的晋文化研究专家景元祥谈到自己创作晋文化典故,谈到自己出版的晋文化书籍,谈到动情之处神采飞扬,不能自已。他说:“我写晋文化典故就是要做到‘一书多用’,既要读者知其典故的本意、悟出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又可以当做历史故事来读,雅俗共赏。”他说,有一次,我的重孙告诉我,说我的书有人盗版,我说盗版是好事啊,说明你爷爷的书有人喜欢、有人愿意阅读,说明晋文化传承有望推广有道。再说了,你爷爷没钱出书,他们靠盗版得利,你爷爷靠盗版扬名,也算是好事一桩。老专家的豁达与宽容,老专家对知识和文化不卑不亢的态度,一时间令大家敬仰和动容。
  
  历史与文化,更多的时候一脉相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品和瑰宝的成语典故,有相当一部分都出自于春秋时期的先秦典籍。而晋国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国,曲沃长达346年处于晋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也使得历史典籍对发生于曲沃的各种重大事件记载很多,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的《左传》,仅记载晋国故事的篇幅就占到了四分之一;作为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的《国语》,全书二十一篇,晋语就占了九篇,几近全书的一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很多篇幅也与曲沃有关。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表里山河”“秦晋之好”“志在四方”“宾至如归”“从善如流”“唇亡齿寒”“相敬如宾”“退避三舍”“休戚相关”等,大多出自曲沃。据初步统计,《汉语成语大辞典》中收录的5500多条成语,就有300多条出自曲沃,与曲沃有关联的多达1500条。
  
  因此,中国民协命名曲沃县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实至名归。
  
  音乐响起,大幕拉开。晋园文化中心正在倾情演绎晋国成语典故,再现“一言九鼎”“君无戏言”“宾至如归”“志在四方”等曾经发生在曲沃当地的成语历史故事,故事通俗易懂、发人深省。尽管台下有些观众不时对演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我却安静地坐着,任思想随着剧情飞扬,让灵魂在故事里升华,因为我知道,包括编剧和导演在内,台上没有一个真正的专业人才,他们都是晋园的工作人员,拿起扫帚扫地,穿上戏服演出,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是晋文化最优秀的传承人,都是我们这个世界最优秀的演员。
  
  学会一个成语典故、读懂一个成语典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重要的是从历史的废墟上站起来,以生命为经,以时间为纬,春风化雨、点石成金,让古老的文明年年脱胎换骨、代代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