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窗前竹萧萧

2017-07-08 09:23: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窗前竹萧萧

路来森

  人世间,不爱竹的人,恐怕不多。

  每日晨起,盥洗已毕,我必是在几株竹树前站立一会儿。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想嗅一嗅它那特别清润的味道,看一看缀在叶尖的水珠。我奇怪,为什么竹叶上的水珠,总是静静地缀在叶片的顶尖上。那么险峭,随时都让人担心着它的坠落;又是那么晶莹,水晶一般,明澈而靓丽。似稚子之心,清纯得不得了。

  每有风雨即来,竹树便刷刷生响,如春蚕嚼食,似心潮轻溅。耳听竹声,不生躁,反生静。闭目倾听,尤觉滋味永长。

  最是那夏日,月下。一个人,坐于庭院之中,四旁寂寂,竹树生凉。竹树,枝叶扶疏,随风摇曳;月光如洗,干干净净地照在竹枝上,地面,投下斑驳细碎的影子。风移竹摇,竹影翩翩,人之联想亦翩翩。有时候,我漏夜醒来,正看到下弦月挂满枝梢,于是,心中便畅然有一番“卧看残月挂竹梢”的诗意,便久久难以入寐。只因,那景,那情,都美得让人心悸。于是,那一夜,我心中流淌着一条美丽的河。

  冬日亦佳。《四时幽赏录》记山窗听雪:“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似此,固然是佳。但于我,最喜欢的还是残雪挂枝头。一簇簇,一片片,碧碧的,是竹青;皑皑的,是雪白,都给人一种清净、洁爽的美。那种美有一种凛冽的寒意,澡雪涤洗,人的心灵就不得不纯净下来。人,便少了俗气,多了雅气;便减一分小人心,增一分君子心。

  当然,窗前萧萧竹几枝,最得意处,还是常常引我走进文化的航道,穿行其间,获一份文化的、文明的滋养。

  中国传统文人,多爱竹,喜画竹,而钟情至深者,莫过于文与可和郑板桥。

  文与可画竹,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画家米芾称赞他:“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开创墨竹画法的新局面,形成“墨竹”一派。文彦博则评价其人:“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真有竹直、竹洁、竹逸之性。郑板桥,不仅喜欢画竹,更喜欢栽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且有多篇诗文赞竹,赞竹之“高节清风”,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竹叶萧萧,竹声飒飒,他卧斋听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胞物与,郑板桥听竹,听出的是大襟怀。

  竹,何以如此受人之爱?

  到底还是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中总结的好,竹有“四贤”: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竹,具贤人之德,有君子风范耳。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散文】忆割麦

 

下一篇: 【诗歌】云朵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