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纵马驰骋在文学的原野

2017-09-02 08:58: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纵马驰骋在文学的原野

——马永欢《此心安处是吾乡》序

王友明

  知道马永欢先生的名字,是在东方散文微刊上。与马永欢先生谋面,则是几个月后的淄博之行。

  听马永欢先生说,从云南省永平县乘车,经过两天两夜,3000多公里的颠簸,才到达的淄博。我有点心疼地说:“马老师,您真是辛苦了!”他微微一笑:“为了文学,不辛苦!”就这一句话,顿时让我肃然起敬。

  日前,马永欢先生把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四美如春》《古道回韵》快递给我,并发信息说:“我计划公开出版的散文集书稿已组稿完毕,请您写序!”深受感动的我,没有推辞,立即应承下来。

  收到书稿电子邮件,我随即进入阅读模式。“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我理解马永欢先生的心情,他在潜心教书育人之余,像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骑手,纵马驰骋在文学的原野,取得入书入典、获奖签约、一年一本书的骄人成绩,岂能不感谢这个让其心安神定的家乡?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又岂能不挥笔歌颂亲爱的家乡?这个书名,便表明了他的心迹:吾深爱着永平这个建置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概貌独特、气候特征明显、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的地方。

  《此心安处是吾乡》分为“岁月静好”、“他乡是故乡”、“走出大山”三辑,共53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笔触灵活,真实地记述了其人生感悟、感受、感知和体认,也反映了其深厚真挚的感情,以及激情四溢的社会情趣。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中国现代作家胡兰成先生的名句,这是他对夫人张爱玲的承诺。意思是说,生活平安宁静为好,现在安定健康为佳。语句中透出胡兰成先生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不愿致身于利欲之中,一种和谐的认知态度。

  马永欢先生用“岁月静好”作为第一辑的标题,其心思不言自明。在《阳光下的色彩》一文中,他如是说:“透明的文学灵魂,透明的文学灵魂的色彩,是我的终极追寻,因为,这种色彩是永恒之美。当然,要抵达这永恒之美,需要灵魂的艰苦卓绝的万水千山的跋涉。”他这是表明了一种生活和认知的态度,更是表明了一种信仰和追求的态度,令我在刮目相看之外,又滋生出一种笃诚的敬意。

  马永欢先生在追求奉献的同时,执著地追求文学,并把这一目标作为终极追寻。由此,我更加理解了他为了文学不辞辛苦、辗转奔波的那份痴情。

  在《写作的遐想》一文中,马永欢先生这样写道:“我的文学之路,不是一段,而是悠长。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安定的生活环境,何谈文学创作?“他乡是故乡”,是歌手陈明轩演唱的一首歌曲的名字。中国现代历史学家、诗人陈寅恪,在《怀故居》一诗中也有句:“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可是,马永欢先生的“他乡是故乡”,却是另外一种意境。且听他在《他乡是故乡》一文中的自述:“2017年3月17日下午,我在县邮局我的信件专柜里收到一张稿费单,600元,这是弥渡县文联汇来的。我拿着汇款单,高兴地告诉给我身边的两个年轻邮递员,让他俩与我分享这份喜悦。喜悦,不是为了获得这600块钱的稿费,而是这600块钱稿费承载的一份情谊,而是弥渡县文联主办的《弥渡文化》期刊对我劳动的尊重与肯定。”是的,爱好文学的人,作品得以发表,是最兴奋的一件事。因为,有一种成就感。

  为了表达对《弥渡文化》的感激之情,马永欢先生“激情似火地用手机拍了几张图片:《弥渡文化》的封面及其散文,还有600元的稿费单,并且及时编辑发送到朋友圈、弥渡作协微信群。主题为:感谢弥渡文联!散文发四篇,稿费600元,他乡是故乡!”这真是:“醉里既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那样一种兴奋激动的心情,跃然纸上。从事文学创作数十年的我,非常理解他此时的心情。

  也许有人会指责,你说“他乡是故乡”,难道你就数典忘祖了吗?如果真有人指责的话,我就要替马永欢先生鸣不平了。因为,他坦言说:“而对于我来说,600元的稿费是弥渡文联对我的作品的看重、肯定,对一个异乡人特殊劳动的一种尊重,也是弥渡文联对一个异乡作家的接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感激不尽,但内心的乡愁莫名其妙地泛起。”这是他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故土情深,是他心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走出大山”,并不是说马永欢先生已经厌倦了大山里的生活,而是祖国的壮丽山河吸引着他。他渴望以行走的方式,去放逐心灵、陶冶情操;去开阔眼界、获得新知。然后,再以手中的笔,来书写自己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知。

  藏族青年歌唱家索朗旺姆演唱的《走出大山》歌词,应该是对马永欢先生心境的最好注解:“天上驾起彩虹若是一座金桥呀,我要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呀……”

  前往淄博,马永欢先生本来可以坐飞机,以减少途中的辛苦。可他却选择坐火车,目的是要观赏沿途的风光。在《一路风光》文章中,他写道:“我第一次行走这条路线,看见什么都是神奇美丽的……奔驰的列车经过九江长江大桥,我兴奋至极,因为看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以及乘风破浪的许多轮船。金光闪耀的长江,犹如一支催人奋进的歌,又如一幅壮美的画,令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这一字一句,均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一到淄博,马永欢先生就马不停蹄地走出宾馆,迎着炽热的阳光,开始了《大街之旅》:“走过大路,走近大街,被眼前壮美的大街大门吸引,我仿若走进另外一个情感世界,情绪飞扬。古色古香,高大的大门,两边繁茂的绿树,半遮半掩,不准车辆通过的矮矮的铁门槛,门前干干净净的水泥大路,由这些主要元素构成的风景,令我兴奋。”在周村古商城的大街上,他走进一家粗布老店,买了一件合身的短袖红色粗布体恤。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穿上这件粗布衣,无论走在大江南北,还是走在故乡永平,都感觉十分得美。因为,它不仅标识着我是一个永平布衣作家,而且铭记着我的大街之旅。”那种欣喜之色中,蕴含着的一缕乡愁,直抵我的心灵。

  淄博之行,我仅写了一篇文章,而马永欢先生就写出了五篇文章。正是由于他走出大山,才有了更多更新更深的感受、感悟和体认,才文思泉涌,写出这么多作品。他钟情于文学的态度和精神,着实令我深为敬佩。

  从事文学创作,是一件苦差事。马永欢先生深谙此理,但他却坚定地说:“苦中有甘,甘中有苦,四季轮回,生生不息,需要一个业余作家用炽热的心灵去穿越,抒写在夹缝中乐观写作的华章。”

  蓦然间,我看到,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马永欢先生,正驾驭着一匹骏马,狂野奔腾地驰骋在文学的原野。

  是为序!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诗歌】诗咏七夕

 

下一篇: 【散文】秋心秋景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