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打纸牌
王海
观“棋”不语,是我旁观时的规矩。总的来讲,执行得很好,偶尔也有例外。
放假了,到露天广场闲游。被一群群的围石桌而坐的打纸牌者吸引了过去。一桌执牌者四人,旁观者众。旁观者,或站,或蹲,或坐于自带的小凳儿上。站立的旁观者,很是自由,可以在四名执牌者的身后随意更换位置。蹲或坐的旁观者,至少可以看到左与右两位执牌者的牌,因此都更早了解一把牌的全局和接下来的走势。旁观者也因此对牌发的好不好有更多的“感慨”。于是,由于一些旁观者不由自主式“发声”,战局或在一瞬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执牌者与观牌者的“摩擦”便发生了。
这一桌则完全不同,丝毫不受观棋不语的局限。旁观者中,有的爱提示,“这个牌该发了”,有的会点评,“要是发这牌就好了”,有的善总结,“早发这牌,就赢了”。总结者,记忆力真好,表述能力也好,面对他人的质疑时,可大段复述上把牌的走势。执牌者,不论是赢是输,不仅未因旁观者“泄露天机”不高兴,反而不时地应和着。于是,这一桌的围观者,越聚越多,好家伙,大有里三层外三层的架势。连我,遵循“观棋不语”规矩的我,也偶尔言语几句。哈哈哈。
或许,这就是参与的魅力,或者说是众乐乐的魅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