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绿萝
王仰
去年夏天,朋友送我一盆生长非常旺盛的绿萝,很是让人喜欢,因而我十分珍惜,精心养护。
每当读书、上网眼倦,总要移开目光,转向这袭“绿衣仙子”,休息调节一下。绿乃“中庸”之色,七色可见光中,绿色波长居中,故看绿色倍感舒适,十分养眼。
没过多久,这盆绿萝的根部便冒出嫩绿色的新芽,初始茎叶根根直竖如吉祥盆草,继而绿条弯翘如扎着两条小辫的小丫。它太繁茂了。我又买来一个同样的花盆,将其一分为二。如今,已出落成长发美女,七八根长至两米的枝蔓翩然悬垂,发梢微卷,飘逸可人。摆在书柜顶端,绿瀑蜿蜒直泻,映的满室绿意盎然。
绿萝茎条宁曲勿直,藤蔓虽朝下悬垂,那梢头却无一例外地翘首向天。这种倔强的天性彰显了一股顽健的生命张力。
有趣的是,每天清晨,垂藤梢头的嫩叶尖上都会顶着一颗晶莹的小水珠,在室内养它绝对不会是露珠。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它们乃是植物新陈代谢的排泄物,资料称它为“尿滴”,学界通常称此为植物的吐水现象,犹如人体汗腺排出的汗液。既然是“尿”和“汗液”,那就绝不可能像蒸馏水那般无臭无味。为了验证猜测,我曾用舌头舔吮液滴,略感有些涩涩的感觉,似乎还有点咸咸的味道。尤其是那些尚未张开的尖细嫩芽,它们上面的水珠比张开叶尖上的液滴还要咸上几倍。为了确认这一事实的对错,我一连几天对比验证,多次的品尝屡试不爽,认定此事确凿无疑,表明藤梢水珠绝不能归纳于纯净水之类。
细察绿萝生长,其绿叶萌发有如人之迈步,左右两只脚次第伸发,且每步都是根和叶相伴出世——即每片叶子的生出,在其叶柄连接藤蔓的另一侧都会伴生出一段短根,植物学上称其为“气根”,叶与根合为一节。每一节的叶与根形同于植物的种子,构成一个“繁殖单元”,只要种下去便可生根长叶,这种繁衍方式直截了当,无需种植发芽等待期。经细心长久观察,令人叹惋的是,这种根叶伴生,还是阴阳相随,若发现哪片叶子泛黄,将其去除,这片叶子的气根也会随之萎缩。
绿萝最为强势的生命力体现在“多层次”一体化发展方式上,不论是一整盆,还是一根藤,乃至一节根叶,都可单独成活,长成全株,这种全能发展模式,有助于它在任何量级的生存空间争夺战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就像一支威猛善战的军队,既可进行整个团队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又可展开单兵种的独立作战,还可实行单枪匹马的单打独斗。如此,几乎是在任何苛刻的条件下都能发展壮大,真乃神奇。
绿萝叶子的本职工作,是完成光合作用。直接繁衍后代,却并非其份内之事。然而每片叶子不仅关注自身发展,更以片叶之微,担当繁衍重任。每片叶子的茎都会孕育下一片叶子。整体支撑个体,个体又心怀整体,每一片叶子都在为整体的发展壮大而奉献自己。大含细入,浑然一体,堪称完美物种。
绿萝另有一处微妙细节也让我解悟称奇。其垂茎虽近圆形,叶子并非绕茎环生,若将此茎捋直,分成上下两侧,所有叶子均生于上方一侧,气根则全部生在下方一侧,其好处是,一旦绿萝平铺地上,整条藤茎诸多节点上的气根,将同时往下钻,叶芽同时往上长,有利藤条群体繁殖,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矣。
根叶各居一侧,绿萝藤蔓虽然悬于空间,骨子里却是心附地上,天只是提供了生存空间,唯有接触底气才最有利于物种的代代相传。
进一步查阅资料,绿萝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罗门群岛热带雨林之中。
它繁殖能力强,“撒豆成兵”,盛夏十日之内,一盆绿萝便能变出百棵幼株。
它适应能力强,是种全能型植物,可攀升,可悬垂,可横生,可竖长,可修长,可粗短,既可土栽、还可水养,室内可养,室外亦可养。可以说,绿萝无一不占生存发展先机,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独得天地钟灵毓秀之眷顾。
它朴实无华,既无名,也不贵,毫不稀缺更不娇贵,算不上奇花异草,却能广泛进入寻常百姓之家。“绿衣仙子”尤其善待主人,置于室内兼有吸附毒害气体的功效。
它平和柔顺,随缘发展,坐拥强势生存能力,却又和平养性,与世无争。全然没有加拿大“一枝黄花”那般争田掠地,强行占有的侵略者行为。
冉冉绿萝,悠悠仰望,常有无言大意垂教,供我悉心揣摩。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