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五谷芬芳晒丰收

2018-10-01 09:37: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五谷芬芳晒丰收

郭华悦

  国庆返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芬芳。

  这芬芳,细细一闻,有着泥土的气息,有着农作物的甜香。五谷交织而成的气味,无处不在,成了乡间国庆独特的标志。

  这特有的气味,却是农人们辛苦大半年所得来的收获。

  走在乡间,远远望去,处处都是一片片丰收的果实。那些果实,早已脱离了茎叶,被农人们一一摆放在地上,片片相连,就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这片海洋,尽管无声无息,却有着醉人的色彩和泥土的气息,是农人们的汗水汇聚而成的。

  田里的斑斓,早已隐去,换上了枯黄的外衣。而农家的屋前,院子里,却出现了另一道迷人的风景。一张张晒席,铺在地上,上头躺满了醉人的果实。看到这一幕,农人们的脸上都不禁露出了喜悦,酒不醉人,人已自醉了。

  花生,是晒的主角之一。摘花生,看似轻松,其实可是费力的活儿。带上厚厚的手套,把花生一把把从根上扯下来,一整天下来,哪怕戴着手套,也能隐隐感受到手心的酸痛。摘下来的花生,洗净后,有的还得剥开,将生的花生取出来晒。有的,则是蒸熟了再晒。花生的香气最浓,往往在晒秋的场地上,就先声夺人,充当了第一主角。

  红薯干,也是晒场上常见的。一般的红薯,收成后,直接放到屋里,自然无须拿出来晒。但有的人家,喜欢吃红薯干。农家有专门用来削红薯的长凳,一边是装了刀片,人坐在凳子上,拿着红薯,往刀片上削,一片片浑圆均匀薄厚一致的红薯片就往下掉进了筐里。接着,再将红薯片晒干,就成了略带涩味却令人回味无穷的红薯干。平时,吃腻了米饭,就下一锅红薯干,加水煮,清香无比,引人垂涎三尺。

  当然,晒场上,玉米是最常见的。玉米收下来后,还得剥去外皮,搓成玉米粒,这才拿到晒场上去晒。剥玉米的过程,可不比摘花生轻松。往往是大人小孩齐上阵,忙活了好些天,这才将一个个玉米,变成了晒场上一片片金黄色的海洋。

  这样的国庆,于农家们而言,是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是用勤劳的双手和无数的汗水,累积而成的。对农人们来说,用自己的辛勤和收获,来庆祝“十一”,那便是最丰实的国庆之礼。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