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乾元雄峙 道观神奇

2018-11-14 16:09: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距洪洞县城西15公里处的乾元山,积酝着厚厚的历史。周末我们来到乾元山,在初冬暖阳照耀下,这里更加古意盎然。海拔只有800米,但感觉山势挺拔雄峻,天高地迥,顿觉宇宙之无穷。

  乾元山是道教的主要发祥地,有着许多掌故和传说。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相传太上老君西行曾登临乾元,元始天尊曾在山中闭关修炼,太乙真人曾在金光洞得道成仙……《封神演义》《哪吒传奇》等神话故事的出处来自这里。乾元山北接万寿山,南接青龙山,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山中有“金光洞”“莲花阁”“元阳观”“玉虚宫”“太乙宫”“哪吒庙”“仙人头”等自然人文景观和道教遗址。乾元雄峙,道观神奇。在悠久道教历史的浸润之下,乾元山处处散发着仙道文化古韵。

  在柴理遥道长和高理逍道长热情带领下,我们怀着虔诚一步一步拾阶而上,穿过古朴的山门,来到元阳观的第一层——玉虚宫。玉虚宫是由三清大殿、千神殿、万仙殿、太乙殿、祖师殿、文圣殿、武圣殿七座神殿组成的一组建筑,精致小巧却十分威仪。在玉虚宫后西南侧,有一个幽静的小院,里面建筑都是清朝时期留下来的砖石结构房屋,沧桑而庄重,带有浓重的清代风格。在玉虚宫的正后方,有一处元代独龙壁特别引人注目,独龙戏珠,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令人肃然起敬。对面就是北天门,柴理遥道长问年逾古稀的李代远大师还上不上去。李老说:“上,当然上。”

  北天门两边是古砖窑,与门庭连成一个整体。门洞很深,内壁嵌有清代修观的功德碑。沿着门洞内陡峭的石阶用力往上攀,每级台阶都有一尺多高,所以需要费些气力。当我们来到元阳观的最高处,真是一览无余。远远望去,以乾元山为主峰,其余九个山头为陪衬,形成九宫八卦的山势,宛若一朵盛开的九品莲花,道观正好位于花蕊的位置。可以说,元阳观是华北黄土高原上的神奇道观。这里是集“九九归一”与“荷花心”为一体的绝佳风水宝地。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风水,迎合了道家隐居修行的愿望。站在洪元楼的屋顶上,还可以看到东边山头上的魁星楼遗址,也能看到乾元山仙人头奇观。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萦回幽邃形状各异的沟沟壑壑,是无边无际的空旷。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片寥廓里,有一种旷达静谧的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此情此景,使我心中呼应着陶渊明《形影神》之《神释》的诗。他这种人生观将生命和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生命的快乐。

  李代远大师也是一位痴心修道的人,自号“玄真子”。他尊重自然,顺其自然;感悟平等,博爱自由;潜心修道,一心行道。曾撰联云:“道通天地玄冥物,法悟今古自然心。”他的诗书画充满了道的灵气。在乾元山这道家圣地,聆听着柴理遥道长和李代远大师的交流,使我深刻地感悟到:大道无私的恢宏和道法自然的真谛。“道”所蕴藏的真谛也就是生命的真谛。这真谛就是博大的济世情怀,是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的感恩。(牧轩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