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话快乐

2019-01-26 09:42: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话快乐

王书俊

  快乐,人之所欲,无人不愿享受快乐,无人不在追求快乐。然而,有的人总是快乐多多,而有的人却总是郁郁寡欢。原因何在?分析如下:

  心态不同。即使相处同一环境,面对同一事物,但心态不同,感受也就不同。乐观者,感受到的往往是快乐;悲观者,感受到的大多是伤感。例如,同为贫穷者,有的人则泰然处之,乐观豁达,苦中也有乐;有的人则终日愁眉不展,怨天尤人,不堪其苦。快乐与物质条件并非必然因果关系。物质条件不好,未必就不快乐。快乐是由人的心态所决定的。心态好,快乐处处有;心态不好,快乐难寻踪。

  雅俗有别。由于受教育程度之不同,加之自我修养之差异,人难免有雅俗之别。雅俗不同,对快乐的感知也就不同。雅者,往往注重精神生活。为获得精神娱悦,或积极参与集体娱乐活动,或沉醉于个人爱好小天地,总之,总是主动寻找快乐,而非被动等待。俗者,虽也希望获得快乐,但总是坐等快乐上门光顾,常常在其消极等待过程中,烦恼便趁虚而入。雅者,善于发现美、捕捉美、感知快乐。而俗者,目中之物也大多为俗物。由于感知美迟钝,所获之美也就不多;所获之美不多,感受到的快乐自然也就不多。在雅者眼中,不仅秀丽的山川、浩瀚的大海、辽阔的原野之中蕴含着美,即使清新的空气、明媚的月光、蔚蓝的天空、多变的云彩之中也蕴含着美。而在俗者眼中,这些皆平淡无奇,无美可言。其实,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光。雅俗不同,感知美的多寡也不同,享受到的快乐自然也不同。

  价值观相异。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自然也就不同。如同为置身于小山村,游人感受到的是山翠水清,空气清新,层层梯田美如画,瓜果飘香诱人醉。而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人们,未必都能感受到山川之壮丽,田园之秀美。久处其境,习以为常,或许是其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是价值观不同。在这些人眼中,这些东西是虚的,不实用,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当钱花。他们所追求的则是:如何使小块梯田变为大块水平田,以利机械化耕种;如何使山泉水流入高山农田,以增加粮食产量;如何使崎岖山路变为平坦大道,以便把更多的农产品运出去。他们放弃了享受眼前现实的快乐,却行色匆匆,为生计奔忙,忍受着眼下的劳苦,幻想着未来的快乐。

  贪心与知足之别。常言道,知足者常乐。欲望得到满足,就会获得快乐。贪得无厌,永不知足,则绝无快乐可言。 百万富翁,住的是豪宅,穿的是华服,吃的是珍馐,出行有宝马,日常生活有仆从。这在常人眼中,富翁定然十分快乐,其实未必。因为富翁无时不在为操持业务、拓展事业而殚精竭虑、东奔西忙;无时不在为获取巨额利润而进行赌博式投资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而焦虑担忧。其实,他们生活得并不轻松,吃得并不香,睡得也不宁,更说不上有多么快乐。当然,如果他们安于现状,自然就会轻松快乐许多,但贪欲决定了他们追求财富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而贫苦百姓,则满足于有陋室可居,有粗衣可穿,有糙饭可食。温饱无虞,倒也感到幸福快乐。贪心,吞噬了快乐;知足,才是快乐的源泉。

  快乐,人所向往,这既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是每个人的权力,他人无权干涉。但是,快乐必须符合公共道德规范,不能只图自己快乐而不顾及他人感受,更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凌驾于他人痛苦之上。有损他人快乐之快乐,必须予以摒弃;有益他人快乐之快乐,则多多益善。人既要乐自己之乐,也要努力乐他人之乐,让快乐境界升华,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