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陋室

2019-07-14 15:36: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的陋室

  □梁希民

  老屋有个地下室,同学朋友辛苦一月帮忙,铺了便宜的地板砖、抹了原始的白灰墙、安了普通的电灯管,凑了书案书柜,成了写字间。玉龙兄给它起名:“煕旻斋”,一与名字谐音,二寄美好寓意。我则名之曰:“窄陋斋”,因为的确既窄且陋,下台阶不注意还会磕肩碰头。

  面积二十余平,前后一分为二。小间书案、书柜、圆凳,大间沙发、木桌、小床,还有两个旧木箱。除书案花了几百元,其余都是家人或朋友淘汰下来的旧物。

  家里闲置了十几年的几个相框,终于有了“落脚地”,照片上许多熟面孔恍如隔世,有些好朋友已经作古。老师和几个同学的字也挂上了墙。“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是建魁师的书法,未详出何典故。国柱师、聚森师的课徒示范挂书案对面,经常临摹。章草书法《陋室铭》是群太同学手笔,耀鹏贤弟做框。雅军弟隶书写的春联“陋室虽小朋频聚,茶烟欠佳情谊浓”,可谓概括。

  书架上大都是书法资料,还有一些大学教材。重新温习,果然有“台上赏月”的感觉,与年轻时的“门中窥月”相比,有了更多共鸣。十年前建民弟赠我的电子历一直没用,这次也派上了用场。通了电,除有年、月、日、时、分,竟然还有农历、星期和温度显示。小鱼缸是同学银生所做,也搬过来放在靠墙侧。灯光、水泵一开,汩汩而流,碧莹透绿,又增加一份幽静和雅趣。

  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依韵乱凑几句:

  室不在大,有书则馨。帖不在多,熟准则精。陋室无阳照,翰墨有光明。

  苔痕下阶绿,梧叶乱窗影。谈笑或五柳,往来有蓝领。可以临圣帖,读妙文,聊天地,抒怡情。亦可看电视,阅头条,聊微信。常聆莫扎特,或赏贝多芬。欣赏盛世景,时忧民脱贫。案头常置圣哲著,庠序隐约读书声。乱耳渐悄左右论,劳形少再为公文。愚亦云:窄屋虽陋,精神何贫?

  朋友们喜欢这里,书法同道自不必言。我想,朋友相聚未必肠胃缺食,更多是精神饥渴。聊天交流,精神沟通,升华友谊,抒发情感,人生快事。朋友常问:“几点过去呀?咱们聚聚呗!”还有甚者,干脆索取钥匙,先入为主。待我赶到,他们或已泡好茶,或已开始写字——纸墨笔砚自然已备——仿佛我才是来客。大家有带报刊资料的,带水果零食的。聊天、写字、阅读,偶尔下下棋,好不开心。饿了就去路口面馆小酌,或点些外卖果腹。大家都说这是咱弟兄们的俱乐部。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