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致敬英雄

2021-04-03 09:56: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致敬英雄

乔亚平

  那日清晨,习惯性地打开“学习强国”,一篇题为《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的文章赫然闯入我的眼帘。读一遍,心揪得疼,眼泪悄然流淌;再读一遍,心堵得慌,泪哽在喉头。这是真正发生在距我们不远处的事情!它真实记录了2020年6月发生在喀喇昆仑边境线上英勇的边防官兵与外军斗争的感人事迹!

  从昨天到今天,从电视到网络,戍边英雄的故事基本霸屏,他们的亲人朋友、他们的曾经过往、他们的笔记遗言……一遍遍泪目,一遍遍感动,致敬,保家卫国的英雄!他们是夜空中当之无愧最亮的星!

  第一时间百度英雄团长祁发宝近况,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的他身体恢复良好。这位英雄团长20多年戍守边关,曾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回,面对外军的肆意侵犯,他又一次首当其冲,张开双臂,挡在数倍于己的外军面前,外军重点包围攻击,他的头被暴虐的外军砸出十几厘米长的口子,鲜血直流,绝不后退!

  还有4个月就要当爸爸的陈红军,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硕士,他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征兵就临时改变决定,毅然决然走进军营,成长为一名营长。在这次边防斗争中,当他看到团长身陷重围重伤倒地时,立即带人营救团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妻子在2021年新春短信里写道:没有你的新年,如何快乐?万事怎能如意?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这是烈士肖思远的战地日记。当他发现战友被围攻,立刻冲向前去拼死营救,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家人为肖思远烈士准备的婚房,在他牺牲后成了追思的灵堂。他在临牺牲前还憧憬着美好未来,“我想娶她,为她做一辈子菜。”如今,他身已许国,再难许卿……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这些年我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却一直不在家……”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字里行间充溢着家国情怀。23岁的王焯冉面对滔滔激流,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牺牲后,他的家乡全村人集体瞒着他七十多岁的奶奶8个月,奶奶至今盼着孙子回来结婚……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烈士的铮铮誓言。他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关键时刻,他是一个兵,一名响当当的战士,一个顶天立地的勇士,当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时,他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多么可爱的中国军人,多么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多么可贵的生死与共、舍命相护的团结的战斗集体!

  脚下是前线,身后是祖国;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宁洒热血,不失寸土。 在一次次边防斗争中,广大戍边官兵们用热血、用忠诚护卫着祖国,践行着誓言。

  海拔5000多米,零下30多摄氏度,白雪皑皑,奇寒无比,高原缺氧,物资匮乏,但戍边官兵们不怕苦累,不怕牺牲,守边护边,忠诚担当。他们常说,我们身后是祖国、是家,谁在国家受到侵犯时,都会冲上去!这,就是英勇的喀喇昆仑精神!

  擦干泪,掩卷沉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知我们的孩子,读完英雄的故事,能否感受到这份庄严凝重的爱国情怀?中国每个时代都有英雄,多么希望当代英雄的事迹能被优秀的作家写成不朽的文字,编入现行教材,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用活生生的例子,把爱国主义植根于学生心中,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英雄,一点都不遥远,就在当下,就在身边。

  静心想一想:我们阖家团圆,谁在枕戈待旦;我们宁静祥和,谁在高度戒备;我们岁月静好,谁在流血牺牲?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行文至此,窗外忽然飘起了雪,越来越大,世界一片洁白素净,这春天的雪啊,是在弥补去岁无雪的干涸,还是在为逝去的英雄致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高原边防官兵最喜爱的那首歌: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用生命捍卫守候

  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

  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爱花人

 

下一篇: 【散文】妈妈的煎饼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