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感悟家与国
□ 锡 刚
时光荏苒,又逢中秋。在这个丹桂飘香、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不禁想起了“中秋月更圆,家国情愈浓”这句话,由此感触良多。
自古以来,人们之所以喜爱、重视中秋节,是因为它内涵丰富、深入人心。时移世易,不仅孝老爱亲、尊师重道、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不会变,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升华与传承,节日期间的“家国情怀”更是愈发浓郁。
中秋节是家的节日,它饱含着亲情团聚与沟通情感的诉求,无论是在外打拼的孩子,还是旅居海外的老人,总会在这一刻氤氲出最浓郁的乡愁;中秋节也是国的节日,它早已成为传统文化中对于国家统一、国泰民安等价值表达的重要载体,传递出国民对国家深沉的爱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人们对于团圆的期盼仿佛更为炽烈。只是团圆的背后,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着大多数人的幸福与安定,他们将国泰民安的诉求转化为岗位上的履职尽责,把佳节思亲的缱绻心绪升华为爱民为民的初心情怀。深入一线的驻村干部、驰骋千里的司乘人员、驻守边疆的广大官兵……无数肩负使命的中国人,心中有家国,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家便成了国,国也就是家。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今天,对于家,对于国,人们更是能够从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赓续,捕捉到时代元素的植入。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得益于国家的日新月异,得益于复兴征程中所有中国人的团结一致。国家所经历的时代跨越,体现在无数家庭的生活变迁之中;家庭的兴旺日盛,映照出国家的蒸蒸日上。
这个秋天,我们在欢度中秋的同时也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双节感悟家与国,我们或许更应思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让“家与国的命运共同体”成为追梦圆梦路上更加坚固的情感认同。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