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月是故乡明

2023-09-29 11:55: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月是故乡明

□ 吕改成

  又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孩子已经酣然入梦,屋子里静悄悄的,朦胧的月光透过窗子倾泻进来,屋子里的一切依稀可见,我睡意全无,索性披衣下床,倚窗遥望。

  明月把浩瀚的夜空辉映得更加明朗,几丝轻纱一样的白云,也愈加显得轻薄和缥缈。远处还有几颗星星在空中偷偷地眨着眼睛,朦胧的月光悄无声息地沐浴着大地,地上的一切显得那样宁静、和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如水的月光,这朦胧的一切,在我内心涌动起对家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老宅的院子里有2棵枣树,夏夜,明亮的月光透过枣树枝丫,在地上撒下斑驳的光影,一阵微风吹过,光影便在地面上随风摇曳。母亲坐在门台上摇着蒲扇乘凉,我便依偎在母亲身边,瞪大眼睛出神地看月亮,遥远的月亮上到底有什么?那灰灰的影子真的是桂树吗?桂树下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每当此时,我都痴痴地睁大眼睛,想把月亮看个究竟。

  每逢有月光的夏夜,晚饭过后,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在街门口铺一张席子乘凉,邻居街坊你一言我一语遥相呼应,不时荡起朗朗笑声。说着说着,东家就情不自禁地凑到了西家的门口,叽叽喳喳,似乎一副很神秘的样子。不远处的大槐树下,一伙孩子都托着腮帮,歪着脑袋,不厌其烦地听村里的老人讲述古老的传说,什么石羊石狮子的传说、黑夜奇遇记等等。老人们讲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和着树上的蝉鸣和池塘里的蛙声,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月已西斜,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下地干活,大人们便一边收拾席子,一边大声召唤着孩子回家睡觉。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村子里又恢复了夜晚的宁静,只留下一地皎洁的月光。

  忘不了每年中秋节,当最圆最亮的月亮爬上树梢,母亲就把蒸好的大月饼和自家果园的大红苹果都摆上桌。按照风俗,月饼代表团团圆圆,苹果则有平平安安之意。我们兄妹几个总爱趁母亲不在的时候,偷偷地趴在桌上对着苹果耸起小鼻子猛地狠吸几下,看看这时候的苹果是不是真的比其他时候香……

  更忘不了夜色下挎着篮子叫卖烧饼的老秋爷爷。夜是漫长的,睡觉前母亲总爱给我们几个小孩子加点餐,月光下老秋爷爷卖烧饼的吆喝声便是我们的期待。老秋爷爷年纪大了,眼神不大好,所以只在有月亮的夜里串巷子卖烧饼,有时还加点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月夜8点钟左右,巷子里总会准时传来老秋爷爷“瓜子落生热火烧……”的叫卖声,我和弟弟便拿起母亲给我们准备好的零钱,循声飞奔而去。巷子深处,明亮的月光下,远远地看见老秋爷爷挎着篮子慢悠悠地蹒跚而来。老秋爷爷看上去不大干净,但烧饼做得却特别好吃,外面酥酥的,里面软软的,从篮子里掏出来,顿时诱人的香味伴着腾腾的热气扑面而来,那香味至今记忆犹新……

  “当、当、当……”西边的工地上传来一阵清脆的钢管撞击的声音,打断了我对烧饼香味的美好回忆。循声望去,工人们还在工地上忙碌着,工程车还在突突地鸣响着。再过几天就是团圆的中秋了,突然感觉这月似乎更明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如此明亮的月夜里,他们的家人是不是也在远方仰望明月,遥寄思念?

  这如水的月光啊,怎么这么撩拨人们的思绪呢?!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