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汾水看山河
杭战勋
汾河,是厚重的黄土高原捧出的一轴画。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流出《山海经》的汾河,在管涔并洪河,于宁武接碾河;在娄烦汇岚河,于古交纳天池河、狮子河、屯兰河、大川河。千涯万壑中左突右冲,掉头向东,在太原合杨兴河、融晋祠泉;再复西南,于祁县、文水之间注潇河、昌源河、象峪河、乌马河;在介休走龙凤河,于临汾携涝河、洰河、洪安涧、霍泉水;进侯马牵浍河,从运城万荣后土祠畔浩浩荡荡冲入黄河……七百多公里的山环水绕中,吕梁如屏、太行展幅,一任汾河饱蘸山河秀色,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挥毫泼墨;在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中龙腾凤舞,描绘出黄土高原上一轴气势磅礴、生机盎然的千里河山图。
汾河,是千年风烟酝酿出的一阙诗。
汉武帝刘彻写汾河的豪迈:“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唐朝诗人李峤写汾河的壮美:“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元代太原僧人小仓月,写汾河的“小清新”:“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
明代诗人张颐写汾河的“烟火色”:“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汾河重情,唐代姚合在《送邢郎中赴太原》中写“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汾河尚义,元代诗人元好问,在汾河岸边哭祭以命殉情的雁儿,以石筑丘,留下令人惆怅千古的《雁丘词》。
汾河,是沉淀在民族记忆深处的一卷史。
十万年前,远古时期的丁村人,在这里用朴拙的石器,敲击出人类文明初始的火花;
五千年前,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帝,在这里建立都城,开启华夏灿烂文明的先河;
三千年前,秦国以粮船千艘,沿河而上,救济晋国饥馁,见证“秦晋之好”;
两千六百多年前,晋文公在汾河岸畔成就霸业,铸就三晋煌煌史篇;
两千二百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泛舟汾河,写下脍炙人口的《秋风辞》;
一千多年前,明代大规模移民,让汾河岸边的洪洞大槐树,成为天下华人的老家;
一百多年前,伟大领袖毛泽东,挥毫写下“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让尧舜之风,抚遍中华大地;
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让走出《列子·仲尼》的康衢之谣,唱遍中华大地,让含苞于汾河岸畔的中国老百姓千年的小康梦想,在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绽放璀璨。
汾河,是激荡在时代风华中的一朵浪。
流出历史的幽暗曲折,涌入新时代的潮平岸阔,汾河,舒展开了她唐宋时期输运万木的疮痍,明清时期万马齐喑的哀伤,“一泓清水、两岸锦绣”是她谱写在时代华章中的音符;“文化之河、经济之河、文明之河、文脉之河”,是她踏响在新征程上的铿锵足音。不信你看,从太原到临汾,从临汾到运城,那一处处沿河公园,繁木阴阴、青草长长;那一座座飞架的桥梁,贯通两岸、车水马龙;那一个个现代产业园,编织梦想、绽放旖旎;那一栋栋文化活动中心,传承历史、承托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勤劳睿智的汾河儿女,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汾河篇章,汾河珠翠,在明媚的阳光下,正熠熠生辉。
挑灯汾水看山河,看到的,是中华大地的锦绣壮美、钟灵毓秀;
挑灯汾水看山河,看到的,是中华历史的波澜壮阔,纵横捭阖;
挑灯汾水看山河,看到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挑灯汾水看山河,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坚韧不拔!
汾河,是一条风姿绰约的生命之河,她驻足黄土高原,挥洒着如画、如诗、如史的风骨,那跳跃在阳光下的每一朵浪花,都是她的歌、她的舞、她深情的呼唤;
汾河,是一条愁肠千转的母亲之河,她站在中华文明的源头,流淌着千年万年的牵念。挑灯看汾水,你是否看到了,昼夜交替中那每一缕起伏的波纹,都是她不绝于耳的呢喃;
汾河,是一条大气磅礴的文明之河,她走过的每一处,都书写着历史的沧桑与壮美;她泛起的每一道涟漪,都荡漾着文化的气息,沉淀着历史的记忆;她踏出的每一步,都洋溢着“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的壮阔!
挑灯汾水看山河,桂舟待催,兰楫入波……
责任编辑: 吉政